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十七大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跃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大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论述,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扬弃,是党对分配政策认识的跃升。它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构建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双向互动、内在统一的关系和机制,对推动社会和谐,共享发展成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生鈜 《教师》2014,(17):F0002-F0002
正在教育公平与效率‘均争论中,多数学者王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二字表明,在效率和公平发生冲突时,对效率的追求应该压倒公平原则那就是说,为了效巫可以不要公平,可以偏袒一个万面这是明摆着的‘缺德’有的学者说,教育中‘效巫优先.兼顾公平’的原贝!{是从经济领域引进的,但这一原则对于教育并不完全适月’其实,发展经济也要讲道德效立优先,公平让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早期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实践中,伤害了教育公平,效率目标也没有达到预期。转型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后,符合了义务教育公平及程序公平的理念,也符合实质效率的目标,所以教育政策应在公平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口号提出的背景及目的入手,论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历史的,开放的命题。主张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情况下,应赋予公平相对于效率更大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策略性提法。它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提法对教育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廖生智 《天中学刊》2007,22(6):25-2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客观上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理解公平、效率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所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日益暴露出狭隘、片面、非均衡的积弊,滞后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关国家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切合实际的理性选择应当是尽快调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逐步向公平与效率协调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育总体上具有准公共品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其分配应遵循机会公平原则。但质量越高、层次越高的教育越强调效率。优质教育不是基本权利,而是限制性权利,其分配应遵循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具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优质教育仍应遵循机会公平原则。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公立优质教育应遵循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优质私立教育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机会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界定、什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历史进步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割裂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关系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必须深化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自1985年改革以来,在其政策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抉择遵循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注重效率——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主要在教育的规模、速度、效益上,在教育指标中明显缺乏有关教育公平的指标和维度.借鉴欧盟教育公平指标,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进程,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资源调配等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主体化的有机综合;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教育由传统走向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不断改革、内在消解和超越的过程,是中西方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个人理性化、社会系统开放化的互动过程。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国家民族命运所在,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性质特征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民族化、教育社会化和教育主体化的有机综合;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改革、内在消解和超越的过程,是中西方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个人理性化、社会系统开放化的互动过程。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教育本身教育的需要、国家民族命运所在,同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全球化和我国教育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国内民办高校作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深入改革的产物,迫切需要加强品牌经营。此外,经济的持续增长极大地增强我国的教育供给能力,提升教育消费市场的需求力,为民办高校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分析了高校同际化的必然性,同时从教育理念、管理观念、资金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对高校国际化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深人系统地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从而形成了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应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和战略的视角探究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论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双语教学问题:环境、原则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基于国内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如何在教育资源稀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灵活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这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从影响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双语教学三大主要环境系统的分析入手,探究在该地区灵活地开展双语教学的指导性原则以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国际化的国际表现与我国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兴起了新一轮教育国际化潮流,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国际化、教育战略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教育对象国际化和教育手段国际化,我国教育的发展也面临新的不可回避的挑战,必须从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加快教育改革、选择合适途径等角度着手,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世界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影响,而且对中国政治发展也有影响。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分析入手,客观剖析了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也十分担心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出发,论述了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人才观和教育功能观的改变,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应从“精英教育”观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一种建立在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前瞻性和国际性基础之上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空间分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地理事象,其在“人-地”历时互动和共时发展中,透过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导的条件性因素、以人文地理要素为主导的发展性因素、以‘教-地’互动为主导的主体性因素”多元耦合,演化出“空间解析下的区域分异、区域解析下的城乡分异、城乡解析下的校际分异”。客观存在的教育空间分异,兼具推动教育竞争发挥的正向价值和阻滞教育协调的负向功用。要实现教育空间分异的正向效用,势必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破解区域教育分异,以教育制度变革破解城乡教育分异,以文化和教育双向互动破解城乡内校际分异,进而最终求得我国教育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