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2.
为宣传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精神,促进我省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去年,我除就一些重大主题撰写了几篇社论外,并配合典型报道,写了一些署名魏明夫的短论。“从雄鸡过江到罐头进城”是其中一篇。当我编发了如皋县“一个充满生机的村办宰鸡场”的稿件后,领导建议写一篇评论。我也觉得这篇报道虽然有意义,但是,报道只能客观地报道事实,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在江苏淮阴市赵集人民公社采访了一次,写了一篇题为《从实际出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通讯(见三月七日人民日报第二版)。这次采访,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采访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用主观的“框子”硬套。过去,我总认为自己是在农村里长大的,又搞了很多年的农村采访工作,有些事情无需细问,就可以想像得到。因此,在采访的时候,常常以“想当然”的态度,用主观的“框子”,去硬套客观的材料,“框子”以外的材料,就不闻不问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酷爱新闻写作的农村青年,近年虽在省报上发表了若干篇“豆腐块”文章,但就巴掌大的这几篇稿子,不知凝聚了我多少心血和汗水。每当我采写的新闻变成铅字或播音员那亲切、流利的声音时,欣慰中种种苦楚又袭上心头。苦衷之一:采访难。我持着乡党委开具的采访证在本乡有关部门调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些部门  相似文献   

5.
我是五十年代的省报记者。记得那时我经常到农村采访,在工作中,尝过一些甜酸苦辣的滋味。最深刻的一次教训,是我在湖南醴陵县农村采访时,曾经为假象所迷惑,写过一篇“千斤乡”的报道。后来,我改变了工作方法,艰苦深入做调  相似文献   

6.
1994年6月,《新闻出版报》第一版刊登了一篇报道,全国30个发行农村图书先进县,共推出农村畅销书61种,意在表彰这30个县和出版这61种农村图书的出版社。看完这篇报道,未见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图书列在其中,不得不引起我一番深思。 我来湖北科学  相似文献   

7.
我是1992年10月从杭州日报调入文汇报的,在此以前,我给文汇报写的一篇稿件是《浙江发现四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是在1987年6月24日,这也是有关我国发现艾滋病的第一篇报道(10天以后,新华社转发了我的这篇报道)。从此算来,我为文汇报已经服务了近10年。自从调入文汇报后,由于报社领导和国内部同仁的指点,加上文汇报这家大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九八○年开始写稿的。由于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几年来我注意写以农村工作为题材的稿件,已被县广播站和市以上电台、报刊采用了四百多篇。  相似文献   

9.
9月23日至24日,湖南省岳阳市广播电视学会组织评委会,专门组织了一次有关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论文评选,共评出25篇优秀论文,其中特别奖1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0篇。这批优秀论文的作者包括全市各县市区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各方面同志。他们从各个侧面和从反和平演变教育的这个高度,论述了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  相似文献   

10.
我对典型和典型报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从一篇文章说起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读了一篇题为《大无大有周恩来》的文章,这虽是一篇纪念散文,但它更是一篇很不错的典型报道。典型,本是文艺领域最常用的概念,把它用到新闻领域,与文艺所说的典型,就有了许多的不同,新闻只是完全真实地把...  相似文献   

11.
我是“十年动乱”期间毕业的初中生。说是初中也名不符实,因为正而八经的只是在“文革”前上过四年初小。一个半文盲的农村青年,能一步步走上我军师职领导岗位,助我成才的离不开新闻写作。1978年,我已当了三年多兵,名字已列入了老兵退伍名册。由于这年探家归来写了一篇《父亲当上了劳模》的小文被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刊用,竟引起了团机关的注意。那时部队“笔杆子”很缺,领导见我有点文字潜力,便将我提拔为干部,并调到政治处当了组织干事。一篇小新闻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1986年我从团组织股长岗位上被调到师组织科…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夏雁同志约我为《河南图书馆学刊》的《名人书缘》专栏写一篇稿子 ,我答应下来 ,但想了好久不知如何下笔。我自知不是“名人” ,但自认为还是一名书生。书生当然与书不能说没有缘份。因此 ,这篇稿子我撇开“名人”包袱 ,只叙与书的缘份 ,便好落笔开篇了 :读书 我出生在离郑州不足百里的荥阳市北邙乡农村 ,这里北距黄河十余里 ,西距黄河仅五里 ,从小可以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熏陶。记得小时候上山割草拾柴 ,可以远远遥望到汉霸二王城的遗迹。一户乡邻家的中堂对联上还写着“书不读秦汉以下” ,那时候不懂得它的意思 ,大概也就…  相似文献   

13.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4.
学步一得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民,有写稿的愿望和热情,但一篇篇稿件常如泥牛入海。我想,象我这样何只一个?希望贵刊多介绍些浅显易懂的写稿经验和采访知识。淇县北阳乡黄堆村斐海洋编辑同志: 我们乡里许多领导同志都想写稿。他们深知提高通讯员采写水平的重要性,他们理解农村新闻爱好者渴求学习的急切心情,所以给每位通讯员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目前,农村有许多新闻爱好者新苗苗,但不知怎样把稿写好,所以都希望从  相似文献   

15.
鹌鹑的自述     
我是一只从农村来的鹌鹑,到了城里,我一点也不适应。在农村的时候,我的主人让我住在笼子里,挂在树枝上,早上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中午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还有许多好伙伴陪着我,多开心啊!可是到了城里,我的小主人就把笼子扔了,让我住进纸盒里,天天把我关在屋里,他一放学就拿着  相似文献   

16.
四五十年前,我在长沙农村念小学,上初中,从国文课本里先后读到叶绍钧的《蚕儿和蚂蚁》、《五月卅一日急雨中》。从此以后,“叶绍钧”的名字就一直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很喜欢他的文章,这两篇课文都能背诵。  相似文献   

17.
我是云梦县的通讯员。1986年底,我采写的《云梦涌现百余家农民经纪企业》一稿,先后获得全国首届通讯员好新闻一等奖和全国农民报系统1996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中国记者》编辑部的同志要我说说这篇消息是怎样写成的。我的体会主要有两点:一是积极投身到农村改革的浪潮中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一是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我是怎样想到要写这篇消息的呢?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县农村也出现了喜人的变化。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步步深入,尤其是以农副鲜活土特产品流通为特色的经销业,更是十分活跃。在这种五业兴盛,百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78年2月从农村知青点入伍的.当年在新疆边境小城阿合奇县武警中队当新兵的我,因为感动于一段警民情深的故事,试笔写了一篇题为《99个鸡蛋的故事》的稿件,很快在《克孜勒苏报》刊发了出来.这是我新闻之路的启航点.从此,我从基层报道员、新闻干事、宣传处长再到创办部队报刊,从来没有离开过新闻宣传岗位.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为突破口的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迅速在中华大地拉开;农村改革的报道也因此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作为新华社一名常驻经济发达大省江苏的农村记者,我百般珍惜这一历史机缘,痴心投入采访与调研当中,曾先后有3篇(组)内部调查因报道的问题涉及改革全局又体现了改革的方向,而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为改革引燃了"三把火",使当时某些方面的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记者要想从分析逐日的工作中获得经验和教益,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日记或工作日志上对承担过的各种任务作笔记。从一份记载忠实的工作日志上,你可以知道自己干了多少工作,以及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精确的时间观念在新闻业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你本人写的私人工作日志能够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填写工作日志,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尽量简要些,只登录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你何时接受任务的,何时完成工作,和谁打了交道,并且记下他的电话号码以备今后查考。根据我自己的工作日志的记载,我可以重新描述出我当早班记者的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的忙碌情况。比如,其中有一天我写了这四篇报道,这四篇赶写的报道,每一篇都说明了新闻业的特点是处在压力下进行工作,要考虑规定的截稿时间。下面我谈谈这四篇报道的采写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