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元稹、韩愈都非常推崇的初唐诗人,他是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绮靡诗风并取得重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雪》被收录在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科书中,读完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有几个问题总是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雪》的主旨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雪”,其用意是什么?如果像附录中所说,“鲁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向往江南雪景温暖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就是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所寄寓的幽深的情怀”。“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鲁迅倾注了自己多少向往、景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那么文章第三段该如何理解?“晴天又…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京版教材第五册第八课《铲雪歌》(歌曲教学)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l、分别用弹跳和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感受孩子们参加铲雪劳动的愉快情绪和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4.
这是刘心武的一篇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也不妨当做纪实小说来读。刘必武的作品特点是质朴自然,贴近生活,写人情世态,生动风趣,在平凡之中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颇有“京味”。这篇文章写的是老伴养猫,到菜场“鳝鱼李”鱼摊处买鳝鱼骨喂猫的故事。事情很简单,就是老伴听了邻居说用鳝鱼骨喂猫,猫可以长得很好。于是,老伴便去菜场找“鳝鱼李”索要他丢弃的鳝鱼骨。谁知,“鳝鱼李”听说鳝鱼骨可以喂猫,便捕住了这一细小的商机,趁机开价要卖钱。对于这件事,老伴自然愤愤不平,认为“鳝鱼李”“一点人性也没有”,并且认为像他这样作为,“不信他能发大…  相似文献   

5.
雪,是雨所凝而成,是雨的精魂。然而,暖国的雨虽然自由活泼,却“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鲁迅先生写雪,别开生面,起笔有意发问,并且由此通贯全篇:一是把“雨”和“雪”作对比,藉以引出下文的“江南的雪”;二是将具有冰冷、坚硬、灿烂雪花的“朔方的雪”联系起来,为结尾用“雨”收束全文布下伏线。作者对江南的雪满怀深情,用浓墨重彩绘出一幅萌动着青春活力的江南雪景图,意境新美,内涵丰富。作者赞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从质与形上表现其特色。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板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来比喻它,  相似文献   

6.
本刊特请专家为读者阅读名人名文展开导向谈: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读了刘心武这篇文章后,也许首先会对骗子金国栋恨之入骨,而对老实人张世兴的被骗深表同情。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仅仅对金国栋憎恨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表明你具有可贵的正义感,但或许以后你也会碰到。你没有说出个道道来,更没有读出文章背后的东西来。这篇文章看上去情节很简单,就是张世兴碰到了中学时的同学金国栋,金国栋骗他说他的姑妈生病动手术,要借钱。张世兴出于同情和同学的友谊,爽快地借钱给金国栋,但后来金国栋不要说还钱,连人也找不着了。人们常说,好的文章能力透纸背,让人从中获得许多东西。这篇文章,乍看上去平淡无…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中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紧张的冲突,甚至连故事主人公的音容笑貌我们都无从知道。作者只是用一种平静的客观的语言叙述着发生在一间病房里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9.
《倾听自我》是克冰先生关于美的艺术的文章结集。置于中外古今美的艺术的讨论比照的背景下,在与自然、日常生活等关系的梳理中,通过对歌词、音乐、小说、绘画、舞蹈、电影等具体文本的赏析,表述了对于艺术、创作、艺术家等内容的独到理解:美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美的艺术世界,是人类创造的理想世界;在美的艺术世界里,人类倾听自我。同时,篇幅短小,道理深刻,质疑批判但富有建设性,行文简明平易,也是文集别具一格之处。  相似文献   

10.
《雪》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九篇。《野草》收集他自1924年到1926年的24篇散文诗,多属于随时的感想。那时,反动的封建军阀统治着北方,北京的上空乌云乱翻。鲁迅刚从砖塔胡同搬到宫门口西三条的“老虎尾巴”里住下,环境恶劣,生活困难,正象在《死后》里说的那样,他是处在“六面碰壁,外加钉子”的时候。可是,鲁迅面对严重的黑暗势力越加用战斗去寻找出路,追求光明.在《秋夜》里他说:“……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这是鲁迅从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美好的理想图画,正是《野草》散文集所反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以正面的美好景象来唤起读者对冷酷现实的否定和反抗,对美好将来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读了刘心武这篇文章,不由大呼:“过瘾!”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也可以当做小说来读,文章中无论写人或记事都那样引人入胜,人物的形象写得鲜明生动,让人叫绝。记叙文有写人为主的,也有以写事为主的。刘心武这篇散文从《温哥华》的标题上看,似乎是写加拿大的名城温哥华的,其实作者是写绰号叫“温哥华”的这个人。写人重要的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果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像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三国演义》选自《作文世界》2003年第6期责任编辑/诺 陶中…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9,(3):46-50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创作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09,(8)
阅读导航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曹任中学教师、出版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他对生话惑受敏锐,创作了不少县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午级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4.
15.
《雪》是《野草》的第八篇,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语丝》周刊十一期。当时“五四”落潮已经过去。在南方,新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革命运动重新走向高涨。在北京,封建军阀建立了以段祺瑞为首的临时执政府,整个北方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此时身居北京的鲁迅,一方面在与北洋军阀政府及其走狗“正人君子”之流激战,一方面也时时产生一种“苦闷彷徨”之感。“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首诗,正是鲁迅当时思想情绪的反映。不过,鲁迅当时虽感“寂寞”,但并不悲观;虽然“彷徨”,但仍然在“荷戟”;虽然感到道路“修远”,但仍在不断地“上下求索”。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散文《雪》,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精妙绝美的写景散文,它对于陶冶青少年优美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写作能力,都是很有裨益的。《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发表于1925年1月26日《语丝》周刊第11期,后来作者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在《野草》中,这是最明白、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篇。  相似文献   

17.
邓博洋 《新读写》2010,(1):59-59
一位哲人说过,《瓦尔登湖》是一本安静、寂寞、孤独的书,是属于一个人的书,需要静下心来,否则你很难融人书中。当你的心静下来以后,就会有昕思考。不错,这是我读过的最值得咀嚼的一本书,走进瓦尔登湖的世界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18.
一走进《朝花夕拾》,便感觉鲁迅先生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个以笔代枪、同黑暗势力不屈抗争的伟大斗士,此时似乎成了一个远游归来、慈爱温和的长者,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和心灵的家园里,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土.向我们娓娓道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绘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长妈妈、衍四太太、无常、美女蛇……  相似文献   

19.
一走进《朝花夕拾》,便感觉鲁迅先生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个以笔代枪、同黑暗势力不屈抗争的伟大斗士,此时似乎成了一个远游归来、慈爱温和的长者,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  相似文献   

20.
繁华的都市街头,我溶于滚滚人流中,渺小得如一粒尘;飘满欢声笑语的酒楼里,我的叹息,像一朵浪花,湮没在海洋深处;人头涌涌的地铁月台,从黎明至深夜,多少匆匆过客川流不息,谁能在那曾经流连过的地方,寻到自己留下的足迹稠密的空间,能否容下一个完整的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葱的岁月,消磨在巴士上、办公桌旁、电脑荧屏前,仆仆风尘的旅途上,何时才有休憩的一瞬紧张的都市节奏,能否容下一个完整的我每到此时,心灵就像一个暗夜行路的孤独旅人,找不到一处安静的客栈。我老是在寻觅这样一个角落,在那里,没有雨,却洋溢着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