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在每年高考语文阅卷时,老师们都有同感,一篇文章中如果有一两个“当家句式”,整篇文章就会“增添亮色”,略加点缀润色,语言得分率就相应提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重视一些典型句式的仿句训练。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本文欲从仿句、扩展语句训练角度探寻其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可以是名言警句素材,也可以是古诗词,还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那么在高考写作中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达到立"片言"而成一篇之"警策"呢?【技法指津】一、居于题目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引人入胜。(一)直接引用。如:《有一种爱叫放手》(2014年课标卷),《敢问路  相似文献   

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是力量”,“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一句句名言警句都说明了书的重要,说明了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却在读书中找到了快乐。  相似文献   

5.
语文幽默     
1.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下句是什么?”我没听清楚这句,听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 全班晕倒。2.初中的时候有一回考语文, 之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去帮忙改其他班的试卷。有一道名言题:吾生也有涯。有个学生接了一句对仗特工整的:尔死亦无边。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在本栏目写过一篇《善用“蒙济”之术,切忌陈词滥调》,谈到写文章要善用名言警句来为自己增色,就要避免“陈词滥调”。也就是说有些句子虽然很好,但用得滥了就不新颖了。比如旧时代形容美女“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等等。再如一个较好的句子传开来,大家都去学,也会成为陈词滥调,例如有支歌叫《都是月亮惹的祸》,于是在报纸上杂志上到处都是:“都是××惹的祸”,看了叫人心烦。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媒体随处可见,自然也会影响到我们学生的写作。今年春天有一次我打开电视机,中央台10频道正在播放复旦大学外文系一位名教授的讲演。老…  相似文献   

7.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告诉你吧,光是关于书的名言警句我就能背上几十句。当然,我是看了很多书才会背的哦!有人甚至叫我“书虫”,  相似文献   

8.
“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积累”,这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可是单讲名言警句、华章丽句的积累,对于教育而言也就太简单了。积累的华章丽句只是“砖”,而不是“建房”的设计思想。古诗词记得多,说话想必能文绉绉,但食古不化的现象又作何解释?  相似文献   

9.
填写名言、名诗的上(下)句,是高考试题中年年都设立的题型之一。从取材范围看,既有课本上的,又有课外的,这就考查了同学课外学习的知识面。不少同学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只死记课本上的知识,对于书本外的文学常识知之甚少,对一些名言警句闻所未闻,这样在这类题目上自然失分不少。这类高考题型的设立,就明确地要求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适当选择、识记一些思想意义好、被人们广为引用的名言警句,并以此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从而提高应试作文的“档次”。名言香句的填充题,既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就有一个“范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作文中,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精辟的话,也可以借用名言警句来实现这一目的。一、题目引用用名言警句做题目,可使题目更醒目,更有吸引力。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敢问路在何方》《路曼曼其修远兮》《横看成岭侧成峰》等题目直接引用了歌词和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句子,读来感觉十分亲切,又有  相似文献   

11.
<正>【技法指津】《文赋》中有言:"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在关键、紧要处用上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这里所说的精辟的话往往是考生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素材,其可以是古诗词、名人名言,亦可以是典故、谚语、俗语等等,那么高考作文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素材,最终达到立"片言"而成一篇之"警策"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喜欢抄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或贴在墙上,用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铭”。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诫自己的文字。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另…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解释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高考作文评卷中发展等级所依据的4项“特征”中就以“有文采”“有创新”为得分点。而善于引用名言,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使习作神采飞扬。这也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把得分利器。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这一方法的运用技巧。一、引作题记,统领全篇要想使阅卷老师一下子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及丰厚的阅读积累,莫过于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题记,此法可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的眼…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解释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高考作文评卷中发展等级所依据的4项“特征”中就以“有文采”、“有创新”为给分重点。而善于引用名言,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使习作神采飞扬。这也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把利器。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这一方法的运用技巧。一、引作题记,统领全篇要想使阅卷老师一下子发现你与众不同的构思及丰厚的阅读积累,莫过于将自己读过的诗文名篇中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拿来”引作题记,此法可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的眼…  相似文献   

15.
很多少年朋友喜欢抄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铅笔盒里,用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铭”。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  相似文献   

16.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0,(12):25-26
如果在你的课堂上,有学生在搞恶作剧,你会怎么办?恐怕有些老师会大发雷霆,大声训斥学生一番。 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引用一句名言时,不知是他忘记了该名言的出处,还是故意想让同学们猜一猜,于是就问:“这是谁的名言呢?”  相似文献   

17.
小灵信箱     
小灵:我平时喜爱看名人著作,也摘录了许多名言警句,平时说话我说得头头是道,用的名言警句也多,可是一到作文时,我就不能写出有条有理的议论文。老师说过:“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学会说话,平时就要多说,训练自己的口才。”我已照做了,可并没  相似文献   

18.
格言警句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以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述了丰富深刻的哲理,闪耀着人类聪明睿智的理性光芒,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为了激励学生成长,并配合实施学校的“三五”德育工程“每月记诵五句名言警句”这项内容,我们班一直定期举行“格言交流促进会”。 “格言交流促进会”的内容是:展示自己所摘抄的名言警句;讲述格言警句所揭示的教育意义;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相互赠格言,共同进步。 在“格言交流促进会”上,同学们纷纷将自己摘抄的格言警句展示…  相似文献   

19.
张春风 《现代语文》2006,(8):102-102
许多少年朋友喜欢抄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钢笔盒里,用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铭”。这种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或其他地方的格言为什么叫座右铭呢?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金霞 《语文知识》2014,(10):78-80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内蕴丰厚,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广大学生对名言警句不仅要做到“积累之功,存于一本”,而且要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了提升广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灵活引用名言警句的能力,现对2014年高考骄子灵活引用、“给力”观点的六种技法作一简介。一、引发观点以引用的名言警句作为“引子”,自然而机智地引出或生发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