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充满兴趣的语课堂教学,才有滋有味,充满活力。多媒体容量大,画面丰富多彩,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与和谐氛围,去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情感,诱发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造成一种“心求通而互未得”的愤悱心理。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学应运用激励教学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掌握学习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一、激发学习兴趣 ,诱导参与欲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 ,注意力就集中 ,求知欲就旺盛 ,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在教学中 ,我经常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求知欲 ;巧提问题 ,促进思维 ;操作训练 ,提供实践机会 ,体会成功的喜悦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 ;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一课 ,…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科学上的每次重大发现,无不与科学家们开始时的浓厚兴趣密切相关,同样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能否学好英语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诱发学习兴趣,激起参与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想去认识它、研究它、占有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注入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操作,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使抽象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甚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尤为重要。一、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愈强,学习兴趣就愈浓厚。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也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其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有之,而是靠后天的引导、激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并结合教材本身的丰富情感和快乐因素尽量将课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模仿学”为“…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唤起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激趣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谈谈近年来笔者通过探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戴晖明 《云南教育》2001,(23):32-3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里再次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毅力”。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任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责任感,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国家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就是极好的诠释:“任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11.
王贵雄 《甘肃教育》2001,(12):37-37
一、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决定性因素,但只有在语言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潜在兴趣才能持久不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加活动。智力的发展是和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他们的智力就能充分发展。此外,还要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热情,因思维总是由质疑问难引起的,是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联系的。古人云:“学则需疑。”疑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交际能力的起点。培养学生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既能为讲解知识…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愈强烈,学习的兴趣就愈浓厚。“创设情境、激发情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试以具体案例阐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意,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说,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能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动力得到加强,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能在教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抓住如下三个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握教育改革步伐.掌握学生实际;数学教学中,要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出发,使学生认识数学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尽量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面考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构建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多维思维欲,激活学生浓厚的探究欲。那么,我们将如何构建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呢?一、培养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乘法数量关系时,我巧妙…  相似文献   

16.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是关键.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力于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变“枯燥学习”为“兴趣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在欢乐和兴趣的气氛中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刘美华 《云南教育》2002,(13):47-47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都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问,使问题有新鲜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其特点就是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化学现象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做好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散鉴赏的教学工作,教师可在授课时采取教学内容“陌生化”、教学目标“问题化”、教师评价“开放化”的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习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习转入“活动状态”。教学中既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又要善用表演、游戏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和乐学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