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相似文献   

2.
面向未来的大孔子学说──访胡国亨先生本刊记者黄:胡先生,在大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您对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现代化作了极富深度和尖锐的批判,并且重新诠释了孔子思想。在此基础上,您提出了大孔子学说,相信孔子学说会给予西方文化一个较为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从而...  相似文献   

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记兰州会议及对胡国亨“大孔子学说”的回应关少棠继1996年4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会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论胡国亨先生‘大孔子学说’”的研讨会后,在8月24日至26日期间,兰州大学哲学系与香港经济学社合办了...  相似文献   

4.
炼石补天维──“大孔子学说”的战略意义胡国亨编者按:自“五四”以降,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治、理性、进步等这些基础文化观念,已深入中国思想界,成为许多中国学人的指导思想,并深刻改变了国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面对这种境况,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必...  相似文献   

5.
大孔子学说与21世纪文化建设的路向——第四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侧记黄少华1997年12月21日至22日,由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与复旦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先生‘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沪...  相似文献   

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第三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记略黄少华1997年6月14日至16日,由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举行,这是...  相似文献   

7.
为“大孔子学说”的情感一辩——与邓晓芒先生对话石砩邓晓芒先生的《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一文(载《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2期,以下简称“邓文”),试图以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为例,对所谓“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情感倾向”作出客观和“理...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风险的21世纪,人类必须建构一种新的文化学说,以作为应对策略。这种新文化策略必须接受“大现实”的制约,有消弭危机的能力,必须是平衡策略,并以人及人生价值为立足点。以孔子学说为核心的大孔子学说,完全符合上述基本标准,是一种最稳健、最理性的文化策略。大孔子学说的理论架构包括两大部分:取材于孔子思想的单生主义、人本主义、中庸主义、关系主义、责任主义、经世主义,构成大孔子学说的核心部分;取材于其他文化体系的平衡的智性策略、制度及法治、灵修技术等,构成大孔子学说的外围部分  相似文献   

9.
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合作召开了五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先生‘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之后,1998年9月25日至26日,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又与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联合在杭州举办了第六...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与四川联合大学哲学社会学系,于1998年4月16日至17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兼评胡国亨先生‘大孔子学说’学术研讨会”。这是香港中国文化研究基金会于1996年4月以来与大陆学术界联合举办的第五次同一主题的学...  相似文献   

11.
《独共南山守中国》一书提出的平面文化比较架构 ,实现了文化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作者据此提出的“大孔子学说”,虽然在理论尺度上存在着不一致 ,但仍有其重大的理论价值。文章针对国内学者对“大孔子学说”的批评 ,指出“大孔子学说”的实质是第三种道路。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续)墨子刻Ⅵ.胡国亨的历史观这样一来,胡国亨完全陷入近代中国主要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即理论1的范畴之中。它与理论2截然不同。理论2是以实证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主流或精英学者认同的理论。在对当代中国人的生...  相似文献   

13.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墨子刻Ⅰ.同化与多元化A·英克尔斯(MexInkeles)等人以各种方式指出,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求物质繁荣所需的工具价值和机构上,而且在各种政治和文化模式上也日趋相似。早些时候,...  相似文献   

14.
1、邓晓芒先生的《情感的位置——答石砩先生》一文(载《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1期),针对拙文《为“大孔子学说”的情感一辩——与邓晓芒先生对话》(载《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3期)对其《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  相似文献   

15.
情感的位置——答石砩先生邓晓芒石砩先生的《为“大孔子学说”的情感一辩——与邓晓芒先生对话》一文(载《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3期,以下简称“石文”),针对我的《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和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载《科学·经济·社会》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语言文字演化与文化发展路向的关系、儒学的实质和价值、“大孔子学说”的意义三个问题, 简要介绍了 1999 年 4 月在广东番禺召开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邓晓芒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近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开宗明义便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要恢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XI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然而,...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与理论袁伟时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历史与理论”。想到这个题目,一方面是拜读了胡国亨先生大作《独共南山守中国》后,有一些感想,一些体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最近一段时期内,有一个问题被广泛讨论,即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我想就这一...  相似文献   

19.
进化论方法不能作为文化优劣的判据越人《独共南山守中国》一书,对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物——现代化的批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胡国亨先生慧眼独具,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来捕捉今日世界文化的脉搏,实在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对于已走上现代化之路的...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主义与责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与责任意识可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而展开的讨论,触及到了西方和东方文化中许多本质性的问题,发人深思。其中,袁伟时先生在如何认识和评价个人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的问题上,提出了与胡国亨先生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