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世英 《中学文科》2007,(12):95-95
中学生学古文,必须在读懂在基础上才会开口提出问题。否则一切免谈。所以古文的教学不仅要解其“惑”,还要“习其句读”。解“惑”必须要在“习句读”的基础上。只有读懂了文章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语文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懂课文,学生只有先“习其句读”,然后才能自得其“道”,自解其“惑”。为使学生在课堂开口提出疑惑,解决疑惑,在古文教学中我把古文分成三大类:叙事、写景、议论,进行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提古文教学,人们总觉得“先生讲,学生听”,就是唯一的教授方法了。其实并非如此。这里,联系我过去教中学语文的一些实践,来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作法和想法。 一、从解放思想入手 中学生学古文,怕“难”,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因此,不破“难”字,不从解放思想入手,要想在古文教学中使用启发式,那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中学生古文素养的培养策略。首先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中学语文古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入手,阐述了古文素养的定义、要素以及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分析了古文素养对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接着,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文素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深化对古文的理解、提升古文的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开展古文鉴赏活动以及拓宽古文学习资源”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时下中学校园流行一句话,说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学古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大家,他怎么会与“古文”、“作文”并列,成为了当今中学生“怕”的对象呢?追根溯源,我以为还在于鲁迅作品文言色彩太浓。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古文常常给学生距离感、零散感、孤立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本文试着基于“结构”视角,寻找古文教学的策略,改进割裂的、碎片化的古文教学模式。一、厘清教材结构,明晰教学方向1.立足文本:认识古文的独特价值。文言文是中国数千年前就出现的语言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6.
古人很重视学生句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文的基础.而中学生要学好文言文,也必须以明辨句读、正确标点文言文为起点.……  相似文献   

7.
陈颖 《成才之路》2009,(31):41-42
由于古文同现代文有很大的的差异,语言障碍较多,中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又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不用谈对作品整体的理解,如思想的把握、艺术技巧的评析、艺术语言的体味等。这样正确理解古文的主要意思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古文鉴赏能力,掌握解答鉴赏题的思路与技巧,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厚积”方能“薄发”,在平时的教学中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习惯于在头脑中先将其转化成汉语,表面读的是英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是汉字,这是英语语感不良的体现。同样,我们现在很多中学生学古文,表面阅读的是古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却是现代文,由于经过了这样一个转换机制,也导致了古文阅读速度大大降低,古文阅读能力久久得不到提高。这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其实并不全与学生有关,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一篇古文的基本过程总是这样:一,字字落实,将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全部搞定;二,句句疏通,将字词连起来,翻译成准确通顺的现代文句;三,整释…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文言文列在“三怕”之首。但丢弃了文言阅读.就是丢弃了古代文化。丢弃了古代文化,就等于丢弃了另一只眼睛,同时也丢弃了另一条腿。因此,中、高考古文阅读题有增无减,而且花样迭出。如何让古文阅读充满兴趣、焕发生机呢?一篇古文就是一座古墓,打开它.有所发现,才会有所惊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历史的文化价值,陶冶情操的教育价值,提升汉语的认知价值。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学习古文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这就对古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使古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应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构建民主、平等、创新的课堂;同时教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生态举措。中学生素质教育以“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为根本追求,以学校为主要执行领域,以教师为主要执行者,以班级为根本生发点。结合“双减”政策,分析中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养成的班级文化建设维度,从而培养中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为其文化自信奠定精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培养人的摇篮。作为中学生,在学校里,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作  相似文献   

13.
<正>千百年来,丰富深远的古文化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子孙,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急速蹦出的网络语言、新兴文化大大抑制了现代人对厚重的文学历史的研究。特别是看上去晦涩难懂的古代文言文,这也加大了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些文字语言,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是毫无兴趣的,只是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感受其中  相似文献   

14.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故事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蔡桓公对扁鹊的几个态度的变化,让人回味无穷。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另外,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古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第一次亲密接触”,力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 教材的必选内容、诵读经典,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我国的古文 学博大精深,需要学生具备古代文学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加 强诗歌的教学,助力我国诗歌文化的传承,就应该从小学教学 抓起。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教学熏陶,在小学生的知 识体系中初步建立起诗歌的“语境”、感悟传统文化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热情,提升学生的古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施 :王老师 ,您好 ,很高兴今天能请您来谈一谈中学语文教育中古文教学的问题。王 :不用客气。施 :我们知道古文学习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可是很多中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古文的时候 ,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很难对古文产生兴趣 ,对后来进一步深入学习也是一种障碍。您能不能谈一谈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这种“畏难”心理 ,比较快地培养起学习古文的兴趣呢 ?王 :学生“畏难”心理的产生是因为古文的表达方式和我们现代文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 ,理解上有一定障碍。任何事物的学习都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古文…  相似文献   

17.
李晓霞 《教师》2012,(23):61-62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明、提升人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承担的职责。,古代文学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学好古代文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串讲”和“满堂灌”的传统教法,应联系现实生活,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爱古文、学古文,有效地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韩愈古文与小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与传奇生成于同一文化环境。小说与韩愈古文同其叙事性,证明了二者确有通同之处。韩愈融通古文与小说的创作尝试可分为“小说古文”和“古文小说”两个层面。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是古文与传奇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韩愈“小说古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小说对于韩愈古文的影响还表现在后者对可读性的追求上。韩愈还熔古文与小说于一炉,大胆创新,写出了被人称为“古文小说”的《石鼎联句诗序》和《毛颖传》。中唐时文学审美的大趋势是由雅人俗,时风众势,韩愈不可能遗世独立。小说与古文两种文体间的天然联系对促成韩愈古文与小说的艺术交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特级教师韩军曾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充满美的特质的古文,往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被学生贯以“最枯燥”、“最隔膜”的称谓。时代的久远,文字的隔膜,文化生态历史背景的生疏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可能是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怎样才能让文言文课堂充满诗情  相似文献   

20.
广泛阅读的重要性一再被人提及,但广泛阅读古文却因为学生阅读水平的低下、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等原因在执行中遇到重重阻力。本文从广泛阅读古文对高中生语感的培养、语言的滋养、德行的润泽、高考的利害及写作的促进等方面说明了广泛阅读古文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如何选择筛选阅读素材进行了浅薄的建议,希望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