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比喻句中『像』的表意功能湖北省松滋县教研室王世发在比喻句中,“像”是比喻词,表明比喻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带“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面。”(《成功的秘诀》)这就不是一个比喻句。非比喻句中的“像”,含义...  相似文献   

2.
(一) 一元论(英文Monism)一词,源出于希腊语Móros,意思为“纯一”“唯一”。德国近代哲学家沃尔弗首先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此语。在他看来,凡是用“唯一”(即一个本原或本质)原理来解释宇宙者均属一元论者。沃尔弗在他的《关于上帝、宇宙和灵魂的合理的思想》一书中,把哲学家分为  相似文献   

3.
东坡的中秋词,历来评价很高。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甚至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可是,对“中秋词”的解释却很不一致。不但对词的思想内容理解不一,而且就词的字面来说,也没有一个能为绝大多数人(绝不是全部,因为这是不可能的)都能接受的见解。最近《光  相似文献   

4.
在比喻句中.“像”是比喻词,表明比喻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带“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面。”(《成功的秘诀》)这就不是一个比喻旬。非比喻句中的“像”,含义甚为丰富,语境不同,其表意功能也就不同。本文试就非比喻旬中“像”的表意功能作些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比喻,通俗讲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不同质的、抽象的、生疏的事物;运用这种方法写出的句子叫比喻句。有的学生认为凡是带有“像”“似”“仿佛”这类词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的带有“像”“似”“仿佛”的词的句子是比喻句,有的则不是。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0,(11):12-12
我们常说的“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世界各地都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替罪羊”的由来源自一个宗教典故。《圣经》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撤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撤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  相似文献   

7.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8.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历年的战斗和剧烈的转变给他许多经验和感觉,经过精炼和融化之后,流露在他的笔端。这些革命传统对于我们是非常之宝贵的,尤其是在集体主义的照耀之下”。《教参》认为:其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为了使《鲁迅杂感选集》及《序言》在国民党统治区得以出版”而“不得不加以隐讳,改换说法”。这种解释是不妥的。尽管有人主张“对这一类难句不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解释,也不要学生去纠缠在这些语意的推敲上,只需给他们交代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了”(《教参》),但我认为课文中的“集体主义”一词,是一个很关键的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像”(好像)是重要而又常见的比喻词,它经常出现在比喻句中,因此有些同学一看句中有“像”(好像)字就不假思索地把该句判断成比喻句,这就走入了“像”字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就要注意识别以下几种“假比喻句”: 1.真夸张假比喻句: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张衡传》“常从容谈静,不好交接俗人”一句中,“从容淡静”这个词组教材没有注释,《后汉书》上也无注解,一般词典和《辞海》上均无“淡静”的解释。表面看来这个词组很好理解,很多教者根据古汉语单音节词多的特点加以补充,解释为“从容不迫,淡泊宁静的意思”。学生对“淡泊”又不理解(中学教材未涉及这个词)于是只好再解释“淡泊”为“恬淡寡欲”。这样解释后,  相似文献   

12.
赵刚 《科技文萃》2001,(8):181-182
何谓“上帝”,据《辞海》的解释是“主宰世界之神”;何谓“大爷”,此乃北京土话,《北京土语辞典》称:旧时仆人称一家的男主人,今天作为嘲讽之词.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这些词往往不容易解释、翻译。下面就为同学们归纳解释常见的时间文言词。一、表示过去时间的根据意思可分为5种: ①“昔、故、向、往、曩”意思是过去、从前,其中“昔”是名词,其余是副词。例如:“昔作女儿时”(《孔雀东南飞》)、“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向之寿民”(《察今》)、“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少年中国说谎》)、“曩与吾祖居者”(捕蛇者说》)。②“初、始”意思是当初,都是副词。例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燕赵之君,始有远虑”(《六国论》)。③“已、既”意思是已经,“既”也可以翻译成“……之后”,都是副词。例如“舟已行矣”(《刻舟求剑》)、“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④“曾、尝”意思是曾经,都是副词。例如:“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相似文献   

14.
通俗·实用     
《江苏教育》(小学版)今年一月号在“语文小知识”的栏目下,刊登了周建高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喻句》的文章,读后颇有好感,觉得这是一篇很有实用价值的文章。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遇到文章中所提及的学生造错比喻句的问题。但是每逢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找来《汉语知识》等书所介绍的有关知识,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上,《“本体和喻体必须不同类属”异议》一文(下称“异文”,笔者)举“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着坚毅的光芒”一句,对一般修辞学强调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属的事物”提出了异议,道是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其本体和喻体就并非“不同类属的事物”,可见“必须不同类属”之说并非  相似文献   

16.
带“像”字的句子,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里,几乎随处可见。不少人认为,凡带“像”字的句子,都是明喻句。其实不然,有人作了一个基本的估计:带“像”字的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明喻句约占70%,而非比喻句约占30%。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带“像”字的句子究竟是明喻句还是非比喻句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谈谈。一、明喻句中,“像”字是比喻词,所联结的本体和喻体两个部分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句。而非比喻句中,“像”字前后两部分之间常常是同类事物。例如:1.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孙犁《荷花淀》)(明…  相似文献   

17.
高五册(必修)《促织》中“掩口胡卢而笑”一句,课文对“胡卢”一词的注释是“笑的样子”(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是拟声词,“笑的声音”。《辞海》  相似文献   

18.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通常只作为“怀疑”解,其实它是比喻句中独具弹性的比喻词。这类比喻词在古典诗词中有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它一方面保留着词之原义,另一方面却又能发挥该词中的微妙因素,以抉择特定内涵融  相似文献   

19.
(一) “启发”一词来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打开他心灵的门户,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发他语言的弓弦。教给他一个角,而不能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启”和“发”,相对成文,后来组成同义复合词“启发”。“启发”是教师和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中带“像”字的句子颇多,如果不认真理解和辨析,很容易被误当作比喻句。一、是形容,不是比喻。例:“回到家里,他自己淋得像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样子。”(《饲养员赵大叔》)这句是形容赵大叔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