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国家区域试验中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长﹥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秃尖﹥粒行数﹥出籽率。因此,在选育普通玉米品种时,应选择穗长较长、株高适中、行粒数多、穗位较高、叶片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草果果实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元阳地区草果果实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果实重量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果实重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种子团重量>每果实种子数>切向直径>棱线数目>径向直径>种子直径>果皮厚度.建议将种子团重量、每果实种子数和切向直径作为草果果实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相似文献   

3.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对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叶叶长﹥茎粗﹥穗长﹥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位叶叶宽﹥雄穗主轴长﹥穗上叶叶夹角>株高>穗位叶叶面积>穗行数>秃尖长.对各玉米品系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不同追氮时期对高产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产小麦追氮时期由冬前至返青,推迟到拔节至孕穗,尽管单位面积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千粒重均增加,抗倒性增强,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不同追氮时期对高产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产小麦追氮时期由冬前至返青,推迟到拔节至孕穗,尽管单位面积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千粒重均增加,抗倒性增强,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小麦新品系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从总体水平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密切相关。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同异联系势分析法两种方法综合对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5-2006年度冬水组14个品系(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系(种)的优劣,结果表明同异联系势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它们都反映出品系6、品系5、品系11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克服了依据单个性状指标评价品种的片面性,是综合评价作物新品种(系)的一种简便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激励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对高校教师激励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高校教师积极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各激励因素的主次关系,发现不同特性高校教师对激励有不同的重视程度,其结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我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我国2002--2009年旅游外汇收入构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发现,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我国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的排序依次为交通、住宿、商品销售、娱乐、餐饮、邮电通讯、游览。应通过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重视旅游娱乐、邮电通讯的开发,不断开发新型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交通、住宿、餐饮三大部门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以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甘肃省发展年鉴2010》等资料,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为调整甘肃省城乡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和提高消费水平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豫麦49号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增产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耐盐基因SeNHX1导入4个小麦品种(品系)BN-64、YM-34、BM-1和AK-58中,并对转基因D0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D0代植株的种子(D1代)千粒重、株高、穗长、旗叶面积均有所提高;D0代植株与对照组相比,株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甚至极显著水平;穗长除BM-1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受体均达显著水平.叶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长除YM-34外,其余受体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宽与受体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宁德市旅游产业系J统的各部门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宁德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叶面喷施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BT、6-BA、TIBA、PP333)对小麦分蘖、生育后期生理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使用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不同方式影响冬前小麦的分蘖能力,提高生育后期叶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光合能力及对有机物的利用和转运能力,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灌浆,并能较好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提高作物产量。总体效果看:PP333和6一BA综合效果较理想;TIBA对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叶面喷施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BT、6—BA、TIBA、PP333)对小麦分蘖、生育后期生理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稳系数法在小麦新品种高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试冬水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我所近期育成的 1 1个小麦品种 (系 )的 1 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依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而进行的综合评判与品种 (系 )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V8(831 8)、V10 (872 6 )、V1(8946 )和V2 (91 0 1 - 6 )综合性状好 ,表现出产量高 ,品质较好 ,稳产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对20%丰抗乐水剂不同施药量下新麦19号的穗粒数、穗重、千粒重、小区产量、株高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剂量20%丰抗乐水剂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每亩施用50 g、100g、150 g 20%丰抗乐水剂,小麦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 cm、4.5 cm、10.5 cm,分别比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降低了1.1 cm、3.1 cm、9.1 cm,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每667 m~2施用50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667 m~2施用50 g、100 g、150 g 20%丰抗乐水剂的处理,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后喷施20%丰抗乐水剂可较好地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加粒重、提高千粒重,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且优于对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20%丰抗乐水剂150g/667m~2较为宜.  相似文献   

20.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bread wheat for 14 important traits utilizing data from four different mapping populations involv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QTL analysis. Analysis for grain protein content (GPC) sug- gested that the major part of genetic variation for this trait is due to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In contrast, pre-harvest sprouting tolerance (PHST) was controlled mainly by main effect QTL (M-QTL) with very little genetic variation due to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a major QTL for PHST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arm 3AL. For grain weight, one QTL each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arms 1AS, 2BS and 7AS. QTL for 4 growth related traits taken together dete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ranged from 37 to 40; nine QTL that were detected by single-locus as well as two-locus analyses were all M-QTL. Similarly, single-locus and two-locus QTL analyses for seven yield and yield contributing traits in two populations respectively allowed detection of 25 and 50 QTL by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 16 and 25 QTL by multiple-trait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MCIM) and 38 and 37 QTL by two-locus analyses. These studies should prove useful in QTL cloning and wheat improvement through marker aided se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