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们进入科学课堂前总是带着相关的科学前概念,它必然成为科学概念教学的现实起点,科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就是有效转化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它有两种基本的转化形式:一是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需“丰富”;二是与科学概念相矛盾,需“修订”。在学生概念转化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如下困难。  相似文献   

2.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3.
初中是理科分科教学的开始,概念转化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影响。本文从科学本质出发,提出"前概念"是学生理科学习的起点,转变"相异构想"是理科教学的难点,通过对概念转化过程的研究,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化,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前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从而采取合适的转化策略,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对与科学概念并不相悖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类比方法.迁移学科知识、创设熟知情景等“架桥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实现认知同化;对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的前概念,教师可通过实验、逻辑归谬、生生互动等方法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其对前概念产生不满.从而建构更合理的科学概念.实现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6.
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形成连贯科学的生物学概念。教师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并支持学生重构已有概念。本文以"细胞的结构"为例,通过巧设认知冲突、繁杂概念替代、构建概念网络、建模内化概念等策略,促使学生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相似文献   

7.
陈云 《小学生》2013,(12):32-32
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概念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前概念,有时是与科学概念相悖,有时则似是而非,当然,有时也会与科学概念基本吻合甚至完全相同。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的前概念是前两种情况的话,教师往往是将其视为教学的一项挑战,因为教师要去"破而后立"——先破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有时,如果学生的前概念过于"顽固"的话,会给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困扰。但是,很少有教师会  相似文献   

8.
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而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形成总是要以儿童的前概念为基础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地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如何从调查的结果出发组织运用学生的前概念并使之逐渐转化?科学概念又如何与儿童的前概念有效地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莉 《小学教学研究》2022,(5):54-55+58
将“头脑风暴法”运用于小学科学前概念教学,能全面呈现学生科学前概念,便于教师实施深度教学,促进学生前概念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周雪 《辽宁教育》2024,(5):65-68
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有时与科学概念存在冲突,有时不够准确。通过转化前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想法,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科学情境,建立概念联系;引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转化;注重生活体验,生成科学概念;鼓励科学阅读,拓展科学概念这四个方面,探索促进学生前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准确的科学概念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合理利用学生的"前概念",架通新知与学生已有"前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具体经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概念教学的目标科学概念既是小学自然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是自然科学要求学生掌握的最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和科学观念的载体。其教学需达到的目标:从知识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前概念”水平;从能力角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形成的“科学加工过程”和养成良好的“概念形成的心理品质”。具体地说,自然课概念教学要  相似文献   

13.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之前对事物和现象的已有认识与观念,有的与科学概念相似,有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甚至是错误的。要跨越前概念这道坎,了解是前提,分析是基础,实践是保障,研究是核心,转化是关键。模糊的前概念易形成思维障碍,解决策略是在情境中正确构建;有缺陷的前概念易以偏概全,解决策略是在暴露后修正;抽象的前概念易干扰思维方法,解决策略是在类比中建模;类似的前概念易造成负向迁移,解决策略是在对比中辨析;错误的前概念易阻碍认知顺应,解决策略是在澄清后转化。教师应减少前概念的负迁移,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顺应或转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60):1-2
科学概念作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很难达成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重点在于执教者对学生相关前概念的理解上不到位,转化上不妥当。让"前概念"这座无形的思维冰山遮住了看清科学真相的双眸,挡住了通往科学真理的康庄大道。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系统性地提出了"挖掘""爆破""重组""完善"等四大策略,并详细阐明了从"挖掘前概念"到"达成科学概念"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16.
科学前概念是指学生在进入科学课堂前已有的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概念的转化过程是从科学前概念走向科学概念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学生概念转化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从学生概念转化的三个关键阶段提出了教师有效介入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前概念"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科学前概念是科学概念学习的基础,若离开前概念谈概念教学,势必如同空中建楼阁,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是情境唤醒、暴露导出、思辨修正、探究刷新、应用夯实。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前概念在学生身上具有的顽固性,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了概念转化策略——探究实验教学法。本文以"种子萌发需要光"这一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前概念为例,通过教育准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对照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的概念教学中,采用探究实验教学法比起传统教学,对学生已有概念的转化效果明显。一、初中生物学前概念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4,(A2):180-181
前概念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认识前概念,阐述教师教学时相应的教学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学生在学习"人体的呼吸"之前存在的前科学概念,提出了实验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实验和概念比较四个前科学概念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