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春秋战国间,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崛起。战国时期,为了配合兼并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适应深刻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变法改革,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了新的官僚制度。为了适应新形势,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奖励军功和皇亲国戚的方式——封君制。封君制与分封制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自己独自的特点。封君制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以适应奖励军功和皇亲国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缅甸上座部佛教一直同王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蒲甘王朝后期,寺院经济膨胀,教权力量占上风;通过达摩悉提的宗教改革,教权开始屈从王权,但宗教仍对封建统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往通常认为战国政局中最为活跃是周游于列国之间的游士阶层,然而通过对有关战国时期史籍记载的细致分析,当时的公子阶层也是非常活跃的。他们虽然未必都像游士阶层那样贤能,但是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它们成为君主最可信赖的力量。战国时期的政权性质和人才结构必然使各国形成亲贤并用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战国时期韩国的商业贸易状况、成因探析二个方面来研究战国时期韩国的商业贸易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战国七雄当中,赵国的“一都独大”现象比较明显,三座都城晋阳、中牟、邯郸依次建都,前后相继,与同时期的秦、齐、楚、燕各国的多都并存现象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有利的空间权衡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地理基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政治基础;首都控制力的增强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社会基础;宗法观念淡薄是“一都独大”现象出现的思想基础.赵国“一都独大”的都城现象,既有其独特的地理、政治、社会因素,又是战国时期都城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秦汉以后实际上的“一都独大”的都城发展模式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关于侯官,正史未载,相关研究也极少.本文利用<居延新简>的资料,在永田英正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侯官不仅是汉在西北边塞设置的一个军事机构,同时跟地方官相类似,还负责政治、经济、民事处理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王翦是战国时期一名为秦王朝建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宿将。研究王翦其人其事对于研讨秦朝建立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王翦初次为将时间当为公元前265年。  相似文献   

8.
战国中后期,大国争霸更加激烈,敌友关系变化更快,连横合纵的形式也多样化了,盟友国之间互相派相成为连横合纵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两国更好地沟通和协调,更好、更快地执行两国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以便快速打击敌国。总的来看,虽然少数活动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大多数活动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钱仪婷 《文教资料》2014,(31):96-98
侍郎产生于西汉时期,消亡于清代,前后历经数千年,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官职之一。侍郎一职在各个朝代散见于众多机构,大体上可将其一分为二:一是盛行于两汉,隶属三署郎的侍郎一职;另一为发源于尚书郎,魏晋以后存在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中的侍郎一职。其中,中书侍郎与黄门侍郎在众官职中独具特色,因而单列讲述。最后,本文对侍郎这一官职的总体特点和基本职能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0.
11.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观和审美观。儒家也在自己服饰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着衣风格,即以“逢掖之衣”“章甫之冠”为基本款式的儒服,并在各地、各学派之间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2.
13.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各派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观和审美观。儒家也在自己服饰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着衣风格,即以“逢掖之衣”“章甫之冠”为基本款式的儒服,并在各地、各学派之间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4.
阏与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个强国之间的一场著名大战,战争的结果是秦败赵胜,关于阏与古战场的方位,自古以来形成了山西沁县乌苏说、山西和顺说与河北武安说.对三种说法进行了剖析,认为,战国时期存在两个阏与城,一属韩在山西沁县,一属赵在山西和顺.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畜牧业有着显著的发展,表现在国家厩苑饲养大批的公马牛,并有着阉割的管理制度;私人养殖大户出现,并涌现了“赀比王公”“礼抗万乘”的猗顿、乌氏保等著名的人物;个体农户“五母鸡”“二母彘”已成为通常现象。与此同时,养殖技术也日益进步:阉割技术的普遍应用、相畜术的发展和兽医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今石家庄地区存在众多的北方部族。鲜虞族是其中之一,并且是见于文献的最强大的部族,建立了中山国。但是,其他史籍缺载的北方部族情况则不为世人所知。战国早期行唐故郡墓群的发掘,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消失的白狄部族的墓葬情况,众多的殉牲、积石墓、实用组合铜器随葬、附葬车马坑、东向的墓向等一系列葬俗,既显示了浓郁的北方丧葬风俗,也体现了中原华夏葬礼的影响,实证了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狄、北方与南方之间文化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战国时期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7.
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春秋末期起,称"君"现象开始出现,至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本文旨在对战国时期封君封号形式、封君获得封号的原因以及各国封君数量进行探讨,希冀对战国时期的封君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探讨了战国时期家庭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联系。在外部形态方面,战国时期个体小家庭在实际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从宗族中独立的倾向也日益增强;在内部联系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稳定、有序,父权家长制已不仅在宗族内部、更重要的是在个体家庭内部得以实现。以上表现在家庭结构两个方面的变化是战国时期家庭功能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战略前期魏国的疆域概况和主要特征,其对外用兵的方向和作战次序、战略内容及产生原因,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的外交,由于环境背景的不同,在战略策略的运用上,比春秋时期的外交壮观得多。无论规模,还是声势,均远远超过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外交与军事策略交替使用,并行不二;而在战国时期则变为以军事为主,外交为辅,与春秋时期大相径庭。此时,人们对于"周礼""仁义""道德"等态度日趋让位于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春秋时期的"仁义道德"外交已经变成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战国时期的"功利"外交,它的外交辞令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纵横家们博古通今,熟稔各诸侯国的政治事务,准确把握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善于抓住诸侯国君的心理,并据此而发挥其雄辩之才,口若悬河,极富煽动性和蛊惑性。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虽然总体上延续了春秋时期的一些做法,但已经有了改变,开始向功利性转变,重饰词、贵激扬、尚铺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