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晓琴 《小学语文》2009,(11):41-41
一次,在学习了生字“眷”之后,学生在默写中竟出现了“誊恋”和“誉恋”,而且出现这样错误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我不禁暗自责怪:“都六年级的学生了,认识生字还这么难吗?”可事后想想,“眷”“誊”“誉”这三个字的字形的确比较相似: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眷”和“誊”都是拳字头,而“誊”和“誉”又都有偏旁“言”,稍不留意,还真的易错易混。  相似文献   

2.
“谦”“慊”“嫌”“歉”“嗛”是一组以“兼”为声符的同源词,字形也相近。在文字的发展中,这五个字常常辗转相同,意义交叉严重,古今的字义与用法也发生了许多改变,给后人的理解和运用造成困惑。本文结合前人的注解与用法对“谦”“慊”“嫌”“歉”“喋”这五个字的含义及通假情况进行整理,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字典家族里住着“练”和“炼”兄弟俩。他们的相貌长得像极了,说话的声音也一模一样。许多人都说他俩是孪生兄弟.连成天跟他们在一起的朋友也常常分不清他俩。仳:如,有时“锻”来找“炼”去打球,却拉走了“练”;好学的“习”来跟“练”一道做功课,又错找了“炼”。  相似文献   

4.
否定副词“不”和“没”一向被认为是基础汉语教学的重点。留学生经常把“不”和“没”弄混 ,往往在该用“不”的地方用了“没” ,而在该用“没”的地方又用了“不”。有的时候虽然用对了“不”和“没” ,但又把“不”和“没”在句中的位置搞错了。本文结合留学生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出现的错误 ,首先从语用上对它们加以区分 ,另外又对它们所出现的位置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当代汉语小说语料库”和“汉语复句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汉语中三个同音词——“各各”、“各个”和“个个”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借助搜集的语料比较了三个词语的异同,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里,“笑”和“校”的音节一样,声调也一样,但是字意完全不一样。我记住了俞老师讲的话。我会用“笑”和“校”造句: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笑了;早上,我去学校上学了。每当我笑的时候,就想到了“笑”和“校”。“笑”和“校”@金丹婷$杭州市西湖区古荡第一小学一(1)  相似文献   

7.
语气副词“幸亏”“幸好”基本语义和语法大致相同,现代汉语很多词典都将两者进行互释。通过对两者进行三个平面理论分析,可看出“幸亏”和“幸好”存在明显差异。句法上“幸亏”后可直接跟体词成分和“了”;“幸好”可居句首单独使用,修饰整个句子。语义上“幸亏”所表达的语气强于“幸好”;“幸好”之后可跟所发生之事本身即为一种好结果。语用上,“幸亏”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幸好”多用于口语;在表达言外之意时,“幸亏”比“幸好”语气更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板”和“闆”、“僵”与“礓”这类由于简化,归并后容易引起意义上混淆的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词语,作了分析,以期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之。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2008,(5):51-51
问:“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三年级下册第21课《太阳》)在教学中学生问:“水蒸气”能不能写成“水蒸汽”?“水蒸气”“蒸汽”和“蒸气”这三个词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钟彩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27-128,134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的共现情况及二者能互换的语境进行考察,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其次分别对“刚刚”与“刚”、“刚才”与“刚刚”的异同进行考察,揭示这三个时间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具有”作为现代汉语常用词语,一直以来,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却鲜有人将它与“具”作比较.本文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出发,对“具”和“具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具”与“具有”语义和句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小说的高峰,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以“王冕画画”“范进中举”两回为最佳。在“王冕画画”这回中,主人公王冕自制了一个自由之“冕”,构筑了一个近于桃花源的美境,但这个近于桃花源的美境却是世俗世界的一部分,有诸多“潘多拉魔盒”里的“幽灵”,这些“幽灵”要把王冕的“自由之冕”脱去,于是便上演了“加冕”和“脱冕”的“几乎是无事”的悲喜剧。范进与王冕相反,他自制了一顶“紧箍之冕”。封建科举制几乎使范进终身“脱冕”,是周进的一念之想,才使范进的“加冕”成为现实。范进的“脱冕”和“加冕”是“几乎无事”的悲喜剧的另一精彩注脚。两人“脱冕”“加冕”的“几乎无事”的悲喜剧具有巨大的批判意义。在这两回中,作者还使用了母子、翁婿同体化的写作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丰满,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请一位哲学家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哲学家没有说话。沉思之后,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的确,这个世界充满着一个个“?”。人类乃至万物又总是在这“?”纷纭的世界中,执着地追求着内心的“!”。正是因为有了对“?”的好奇和对“!”的渴望,世界才有了一段段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ついに”、“とうとう”、“やつと”、“ようやく”这四个副词有很多相似的用法,一般的日语学习者也不易区分.这四个词和汉语的“终于”的含义十分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努力后得到某种结果.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不能和“终于”画等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否译为“终于”的情况.通过词典例句和翻译作品的句子来分析,最后得出“ついに”和“とうとう”基本上都能够译为“终于”,“やつと”和“ようやく”以过去时“シタ”的形式出现时可以译为“终于”,其他时或体的形态则不能.  相似文献   

16.
盛亚萍 《考试周刊》2011,(88):218-21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基础教育”的实践尝试,我校强化学校教育与真实生活、真实的教育发展需求深度撞击的意识,坚定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积淀人文内涵,追求生命亮色”的办学理念。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注重引导学生直面最真实的生活,强化体验,培养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强调在“水到渠成”般自然的研究和活动中“润物无声”,努力构建一个诗趣盎然的“精神特区”。“文规交融,修塑谦谦君子”成了鲜明的龙小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隐”揭示了文学语言的复杂性,与英美新批评强调的文学结构原则——“反讽”——有异曲同工之处。“隐”和“反讽”的出现都代表了中西文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提出了近似的要求。然而,“隐”更注重“文外之重旨”,即文字的含蓄带给文学的深层意义,而“反讽”更注重语言学层面上的结构原则。本文即旨在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管窥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在文学发展史现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两会”“留学”晴雨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颖 《神州学人》2003,(4):12-13
今年的“两会”,与以往不同之处不言而喻,它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第一次换届的“两会”。如果说去年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为中国确立了进入新世纪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话,那么,今此“两会”则是为这个目标制定第一步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然,本次换届的“两会”,还为加入WTO之后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职能的调整作出了“与时俱进”的部署。其中,“加强监管”成了一个时髦的提法,表明了这个时代悄然间的纵深发展和变化。一句话,“两会”是中国社会的晴雨表。当然,作为主要关注留学问题的媒体,我们自然要更多关注今年“两会”有关留学问…  相似文献   

19.
“千米和吨”的认识光依靠书本的“纸上谈兵”式教与学,时间一长学生往往会出错。所以在教学“千米和吨”时,我带领学生一“跑”一“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1千米”和“1吨”的长度和重(质)量。  相似文献   

20.
“做客”和“作客”这是两个同音词,但意义不同。 “做客”,指拜访、探望别人,自己当客人,如“到姑姑家做客”;“我和同学们访问了村长,并到他家去做客”。 “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例如杜甫诗“万里悲秋常作客”。 注意别把这两个词用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