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5,(10C):22-23
卡隆的为人,我看了今日的事情就明白了。我因为二年级时候的女先生来问我何时在家,到校稍迟。入了教室,先生还未来。一看,三四个小孩聚在一起,正在戏弄那赤发的一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栗子壳向他的头上投掷,说他是“残废者”,是“鬼怪”,还将手挂在顶颈上装成他的样子给他看。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第二期下半月刊登过这样一则个案。一位老师上完课后,正在讲台上急急忙忙地批改孩子的课外作业,发现来擦黑板的同学动作太慢,心中不悦,于是训斥孩子:“赶快擦完,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知道孩子怎么说的吗?孩子的回答真让人感动和意外,他说:“老师,粉笔灰太多,擦得太快会飞到您的头上……”这位老师从中体会到孩子细腻的爱,并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3.
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深信不疑,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动不动就训斥我,甚至动“家法”——他有一根小竹棍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尽管我还算听话和孝顺,但有时还是难逃责罚。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与一个同学打了架,鼻血流了不少。父亲得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用那根早已备好的小竹棍狠狠地抽了我一顿。小竹棍打在身上,疼在心里,至今想来仍是令我不寒而栗。后来,我也为人父了,发誓要一反父亲的教育观念,不打骂孩子。我当时就认准了一个道理:成功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我对儿子小萌采取表扬鼓励…  相似文献   

4.
儿子丧气地对父亲说:“看来我在学习上真的不行。我已经很努力了,可这几次考试都没能做到优秀。”做石匠的父亲没正面回答孩子,他拿出一个小铁锤,说:“孩子,你看我敲开门前那块大石头吧!”大石头很硬,石匠举起锤子重重敲下第一击时,没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也没有。他继续一下接一下地敲,一百次,二百次,三百次,大石头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  相似文献   

5.
心有阳光     
父亲是名老工人,过几年就可以退休,谁知却遭遇下岗。父亲在工厂勉强待了两个月,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只好回到了老家。父亲的心情差到了极点。他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在屋子里不是打桌子,就是敲板凳,还经常为一些不知名的小事和母亲发生口角。我知道父亲的苦衷。父亲一辈子也闲不住,他勤劳能干,车出来的零件既标准又好看,全厂人都尊敬他,一口一个“师傅”,喊得他心里发热。父亲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然而,时过境迁,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父亲连同他工作了近30年的工厂一道被闲置了。“五一”放假,我在…  相似文献   

6.
一位妈妈来信问:布大夫,我都为我家孩子头疼死了!这孩子的脾气可倔了,他要想做的事儿,谁也拦不住。本来上个周末计划带他去游乐园,结果孩子爸爸临时加班,没去成。孩子就在家闹了一整天,怎么说也不听,直到最后被我训斥一通才消停,结果闹得一家人心情都不好。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大人的难处呢?  相似文献   

7.
“哇!”一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我连忙问怎么回事。“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打了我一拳。”女孩哭着告诉我。“我爸说了,‘谁打你,你就打谁’,她碰我,我就打她。”打人的男孩振振有词。“你爸爸真是这样说的?”我又问。“就是!”回答得是那么肯定。 离园时,我问这位家长是否有这回事,他说“是的”,他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他的想法既令我震惊,又令我深思。震惊的是,他的孩子在班上早已是无组织无纪律,总是惹事生非的了,做父亲的还这样教育他!令我深思的是,近年来,用  相似文献   

8.
童心如花     
办公室里,女同事手指敲得办公桌上的作业本“梆梆”直响,她正对身边书写潦草的小男孩大声训斥:“瞧瞧,全班就你写得‘好’!你可真是个‘听话’的孩子!”小男孩的头低得更低了,而我的心却为之一惊……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孩子,读着你的来信,我替你的父亲感到欣慰,为他拥有你这样一个感恩、体贴、善良的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知道父亲下岗,你一点没有抱怨可能带来的经济上的拮据,没有抱怨父亲不能带给你某种“二代荣耀”,却深深地懂得感恩父亲为你的付出;你深深地懂得父亲此时是怎么样的心情;你深深地懂得父亲此时需要大家的帮助。我想说,你是个正牌“懂事长”--最懂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尚巾 《家教指南》2008,(3):38-39
《贵州商报》报道,一位年轻父亲让3岁的孩子站在摩托车上,且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然后他驾驶着摩托车在贵阳客车站内“东摇西晃”、四处穿梭。结果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紧紧地抱住驾驶座。见此情景,许多市民都为孩子安全担心。有一位市民主动上前阻止,这位年轻父亲竟称:“我帮我儿子练胆,关你什么事?”  相似文献   

11.
七、孩子不听话小B是个6岁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嗜酒,喝过酒后常常当着小B的面和妻子又打又骂。小B也和他们一样暴躁,如果母亲叫他“不要光看电视”或“不要磨蹭,抓紧时间去洗澡”,小B就会发疯似地扔东西,撕报纸,撕书。小B有时在墙上乱涂乱画,妈妈问:“是你乱画的吧?”小B会很生气地否认道:“不是我。”小B在公园里还会毁坏花草,破坏栅栏。父亲如果发现小B不听话,会很生气地打他。小B虽然极力反抗,但终不是父亲的对手,多以号啕大哭而告终。要是母亲打他,他会猛扑上去,咬住母亲不放。严厉训斥也不起作用,相反小B越来越暴躁。用暴力来对待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只会使孩子越来越反抗,越来越野蛮,没有好的效  相似文献   

12.
看了贵刊“该不该打孩子”的讨论后,我想起了曾经向我咨询过的一个学生。他叫方,虽然聪明,但顽皮好动,所以学习成绩总是处中下水平。到初中二年级时,已降到全班第47名。为此,不仅他自己常常被老师批评耻笑,还连累他父亲也被老师“传讯”。父亲从学校回来,气得见他就是一巴掌,打得他几乎“天旋地转”,还被狠狠地责骂、训斥了一顿。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启示     
失去与拥有有位企业家在商界有着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级酒店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自己当年也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坚持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父亲回答道,“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记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知道自己“有限”的聪明有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天妈妈带着他去商店买东西,老板看他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  相似文献   

14.
案例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我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说是由孩子学校的校长推荐,为孩子的问题向我求助。从电话里听得出,这位父亲的心情也像春寒一样,冰冷了。小雷是一个六年级的男孩,从小由自己的父母带大。他自幼聪明,但好动,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坐不住,难管教。父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没有让其服药治疗。但现在的小雷不好动,喜独处,闷闷不乐,从不与同学来往,像小老头。做手工很快、很好。他早在二年级开始就不喜欢跟父母出去。每天晚饭后,爱看科幻书,有时一晚上可看完大半本。常看《钱江晚报》,跟着父母看电视“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15.
儿子亮亮一出生便成了全家人的宝贝。大人们对他溺爱无度,他的嚣张气焰随之日盛。一碗饭只吃一口,谁劝也没用;一件玩具说要就要,要不到就闹。上幼儿园后,这种脾性也没有丝毫收敛。我很想管教管教他,可是不要说打骂,就是训斥两句,便会有人出面阻挠。亮亮的后台如此硬,我只好缄口不言,但我担心他的劣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扎下更深的根。最近,一个女友的父亲病重,她和丈夫要回老家照顾父亲一个月,托我帮忙照顾孩子。“一个孩子都管不好,两个孩子就更有好看的了。”丈夫调侃道。“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没什么大不了的。”口里虽这么说,但我心…  相似文献   

16.
周二的语文课上,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都在专心地听我范读《惊弓之鸟》一文。“当当!当当当!”教室的东北角突然传来敲击课桌的声音。我悄悄瞥了一下坐在东北角的孩子---王x,他呆呆地坐着,眼神木然。我想:一定是他搞的鬼。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继续范读课文。“当当!”那声音又响了起来,别的孩子也只是扭头看了一眼,继而又坐直了身体,仿佛这一切都司空见惯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想:你不学也就算了,干吗在课堂上捣乱!我依旧没说什么,又接着朗读了,谁知那刺耳的“当当”声又响起来了,似乎越来越响,有几个男孩子随之发出“嘻嘻”的笑声,先前的寂静荡然无存。看到这一场景,我来到他的座位旁,一股难闻的味道让人厌恶。他眨巴着眼睛,就像打碎了花瓶的小猫等待主人的发落。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稍稍平静了一下,对他说:“好好听课!”我又紧接着范读课文了,谁料想他竟然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这次,同学们的笑声更大了,前排的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把目光都投向了东北角,根本没有了上课的心思。王x还直直地发笑。“你为什么敲桌子!”我的语气有些加重。他不笑了,只是愣愣地看着我。“再敲,让你站到外面去!”我想这招够狠了,他一定害怕,不敢再捣乱了。我们又接着上课了,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当当”的声音又响起来了,那声音似乎敲在我的心尖上,我彻底崩溃了,猛一摔书,吼道:“神经病,敲什么敲,你到底想干吗?”我没有再注意他的神情,就这样伴随着“当当”声,伴随着训斥声,下课铃响了。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里根的父亲没有剥夺少年里根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的机会,因为他知道既然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不是在说教中长大,家长就得狠下心来,让孩子学会…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家庭教育》2001,(1):18-19
一位刚做了父亲的朋友,说邻居4岁的孩子整天乐呵呵的,很少哭闹。偶尔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也只要稍微哄几句,马上阴雨转晴,露出一脸灿烂的笑。这位父亲说,这样的孩子真好,因为快乐的孩子肯定健康,有幸福感。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觉得他提出的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就把它带到我们的茶座,在新年伊始,和父母们聊聊“怎样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感受压力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主持人请大家就“感受压力”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位中年人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因为受到“孔融让梨”的启发,吃水果的时候就拣了最大的一个梨让给大家,递给奶奶,奶奶说:“乖孙子,你吃。”给爷爷,爷爷说:“好孩子,你自己吃吧!”给妈妈、姑姑,她们非但不吃,还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孩子很是得意。到这位父亲的时候,他毫不客气咬了一大口,看着被咬掉一半的梨,孩子愣了一下,然后伤心地大哭起来。最后,这位父亲又说,“以后他再让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给我的!我觉得,这就是压力,让他们…  相似文献   

20.
几个绝招     
1.孩子撒谎怎么办?训斥非良策。笔者的孩子有段时间经常撒谎。放学回家迟了,明明是与同学在玩,却谎说老师拖了课。为此,他没少挨我的训斥。可惜,他并没有改掉撒谎的坏毛病。有一次,他又撒谎,被我揭穿了。尽管我很生气,但没有像往常那样的训斥他,而是以大朋友的身份请他说为什么要撒谎?他说:因为贪玩,玩得忘了时间,回家晚了怕挨骂,就想到了撒谎;还有,就是由于撒了谎,我们相信了,他没遭到训斥,尝到了“甜”头,感到撒谎是保护自己的法宝。听了孩子的这一番话,我便深深地感到训斥这种方式是不足取的,而应当给他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