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确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结构和以城乡统一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努力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多种分配方式之间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等,总体上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基础构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经济生态系指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经济系统与社会其它子系统以及自然界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经济原生态、经济内生态以及经济外生态的科学论断,内蕴着丰富的经济生态思想;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马克思的经济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和务实经济-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生态、经济-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伦理生态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对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离不开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总的来说,斯大林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等极为重大的实践命题,总体上科学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对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离不开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总的来说,斯大林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等极为重大的实践命题,总体上科学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的实践诠释.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论”等等.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要深入展开研究必须有较为明晰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同时较为科学地运用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提出的战略性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经济制度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不合理的经济制度是导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分别奠定了和谐社会经济制度的哲学基础、路线基础和目标基础;这种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王浩斌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3):54-57,6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有机互动。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体制转型和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为内涵的经济制度创新始终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然而,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创新面临着路径依赖、制度博弈以及生态限度等困境,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实现必须积极寻求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科技创新是其重要因素与核心子系统,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存在一种层次协同作用。我国科技创新存在原始创新不足等问题,科技创新的创造性要求创新从集成转向原始;过程性要求对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精神和技术伦理的教育;整体性要求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与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与经济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已现实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经济哲学的视阈,解读了“和谐社会”和“经济正义”的本质内涵,并揭示了两者的内在关联,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正义的价值支援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决定和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性因素。传统的经济理论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之上,不能够有效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现实性的理论支持。现代经济学强调了人的利他性思想,将互惠性偏好纳入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