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白族为主的剑川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纸扎就是其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古老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全县金华、甸南、沙溪、羊岑、马登、老君山、弥沙、象图等乡镇。  相似文献   

2.
正大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白族自治州,也是一个民族民间歌舞的海洋。盛行于大理白族地区的白族大本曲就是一种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原生态民间唱本。听说今年63岁的段凤清是一个大半辈子都沉迷于白族大本曲传承的宾川县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于是,在2016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如约来到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浪村委会的杂石棚村,采访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民间音乐艺人段凤清。  相似文献   

3.
花和村游记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3日,著名白族戏剧家杨明先生走完86岁人生历程病逝于昆明。这是云南戏剧界的重大损失。杨明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云南大理一个白族家庭,孩提时代深受白族传统文学和白族“吹吹腔”“、大本曲”及滇剧等传统戏曲影响,加之聪颖好学,为日后从事和领导戏曲改革和戏曲创作奠  相似文献   

5.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4,(6):109-112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云南大理12卷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共同完成,由知识产权叶版社出版发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的号召,于2011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大理地区的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采录和图书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琳 《大理文化》2014,(5):105-112
大理自古为滇西咽喉,身处我国西藏、缅甸和印度的三角地带,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下,蕴育了多彩斑斓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白族也不例外。然而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白族民间文学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羌藏文化、印度文化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印度文化在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炳芳 《寻根》2014,(6):60-63
<正>响水白族的求子习俗响水乡是贵州省大方县下辖的一个乡,全称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这里居住着白、彝、仡佬、苗、布依等民族,白族是这里的主体民族。2013年7月,笔者到响水乡进行了为期将近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白族村民,全面了解了当地传统的民间求子习俗。响水白族的求子习俗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介绍送瓜、偷喜、偷童子和求菩萨这四种,因为这四种传统求子方式在改革开放前是最流行的,时至今日也或多或少存在。一、送瓜在响水乡,若家中有婚后多年还没  相似文献   

8.
“踢踏踢踏……”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身着官服,背着黄色“令”字旗的传令官和一名信使威风凛凛、快马加鞭向萂村天子行宫飞奔而来,带着皇家队伍恭迎天子回坛.一个隆重的仪式正在进行,南诏国的宫廷生活片断正在一个叫萂村的地方再现. 萂村,一座古老的白族村落,一个神秘的传奇之所,千年古邑,千年古韵,从四千多年前杂草丛生的白族先民聚居地演绎成如今门中门、户中户、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奇幻之地,一千多年前萂村一个叫杨干贞的人物成了南诏灭后大义宁国的国王,这里便成了充满传奇的地方.“接天子”的隆重习俗在这块宁静而祥和的土地上延续了上千年,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9.
《大理文化》2011,(8):118-118
周城村位于喜洲镇西北端,西枕苍山,东临洱海,与世界著名景区蝴蝶泉毗邻,具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白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典雅民居建筑等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周城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绝好  相似文献   

10.
本主的狂欢     
何谓本主?白族民间常说":本主,本主,本境福主"。本主就是白族村村寨寨的保护神;一村一本主是掌管本村寨村民生死祸福的神灵。本主崇拜的起源和形成的时间,根据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史学界的一致看法是起源于原始  相似文献   

11.
《大理文化》2010,(12):121-121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在大理市大理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南门村立足实际,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和村容环境提升为重点,紧密结合文明卫生村创建、土地整理及基本农田保护、  相似文献   

12.
马登三座山     
家乡马登,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坝子,在这个小坝子里,人人皆知的山有三座:雪邦山,盐路山和红土山.在我们的心里,它们不仅仅是山,更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依靠. 雪邦山 雪邦山位于剑川县马登镇黄花村后,主峰海拔4295.3米,是大理州最高峰.确切一点说,位于怒江州的兰坪县与大理州剑川县的马登坝子之间.如果站到山顶以山梁为界来看,一边是兰州坝子(剑川县的马登和上兰),一边是兰坪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4.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其中剑川三河白族少女服就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  相似文献   

15.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以前,白族地区就出现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直到今天,白族社会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多元的白族文化也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存活于中国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白文文献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总人口有16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在继承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也吸收了印度等国的古代文化,形  相似文献   

17.
本主文化即关于本主信奉的白族文化.在大理,本主信奉是一种特有的崇拜形式.白族村村寨寨都有"本主",也有几个村共有一个本主的.所谓本主,就是本村之主、本境之主或本境福主的意思,是本村本境的保护神.本主崇拜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如石头、树木、崖壁、龙虎、鬼魂等作为本主崇拜的;有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如段赤诚、杜朝选、五百天等;也有忠臣、孝子、节妇的本主崇拜等等.  相似文献   

18.
可以这样说,除了丰富多采的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在白族聚居的地方能和歌谣相匹敌。这是因为在我的家乡,除了心灵,历史拒绝以任何形式来承载,即使象文字之类与心灵一样永恒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杨静垚 《寻根》2024,(1):26-32
<正>火把节的传说上末村位于云南省大理镇南部,白族占全村人口的90%,村内至今仍有本主节、火把节、观音会等白族特色节日习俗。该村火把节的来源有三种传说。(一)皮逻阁火烧松明楼《滇志》卷十五《人物志·列女》及《昆明县志》卷二《风土》等记载:  相似文献   

20.
一 古往今来,各民族都有大量的咏唱爱情的情歌.在白族诗歌的百花园中,有一束特别耀眼的诱人花儿,那就是白族情歌.在传统的白族情歌中,主张自由婚恋,反对买卖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爱情忠贞不二,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反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主张男耕女织,诚实劳动,反对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等等,是反复咏唱的主要内容.白族情歌是白族民歌海洋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它集中反映了白族人民的爱情与婚姻观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