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具有必要性.高校应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树立科学信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通过课堂教育、学生管理、社会实践、咨询教育等途径,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对全国1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西部、中部和东部高校大学生宗教观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差异,对西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当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无论在地位、内容、方式、渠道、效果等方面与预期目标均有差距.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应该从多方入手,真正担当起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从而澄清一些关于宗教问题的模糊认识与错误看法,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主要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基本问题的观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和科学无神论教育,也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势在必行,但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此,高校应该统一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明确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课程体系;配备好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落实好灵活多样、实效性强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好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素质;营造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整体环境;发挥好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借助好社会资源和法律法规等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机制的需要日益迫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宗教观教育的环境创设、课堂教育、教育队伍建设和评估机制建立等方面,系统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宗教升温现象在大学校园的蔓延,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通过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确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及实施科学的教育手段,高校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科学体系。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保障”的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信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正确宗教观的形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就是要通过灌输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实践、咨询教育等方法,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积极合力来获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遏制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不失时机地加紧渗透,对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抵御宗教渗透,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思想信仰,全面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文章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宗教观教育”的规律、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增强“宗教观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青海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肯定了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演化过程及其消亡规律的观点.宗教的产生有自然、社会和认识论以及其它复杂的根源;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存在的根源;宗教演化是有自身规律的,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宗教,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诞生之时起,就把宗教批判作为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由此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鲜明批判特性。这种批判特性内在地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与道德批判相联系,因而开显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维度与道德维度。我们以当代视域来探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宗教问题不仅影响着世界的稳定,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去说明宗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背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本质,也是宗教现象的本质。人类对神灵的祈祷无非是为求得自身利益的保佑,宗教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对抗,宗教斗争背后隐藏的是现实世界利益冲突,宗教改革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人类只有在自然与社会中获得完全自由才能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重现的两个前提 记者:前不久,您撰文提议重建西南联大,除了您对西南联大的感情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特质和社会意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代表了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价值立场;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般价值工具。  相似文献   

17.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与其他旧哲学相区别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科学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上获得全新的认识,对当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改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内容丰富,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也是一种组织原则;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局限性;指出真正实现民主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暂时性,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阐述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权威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全面正确的把握并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正确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就业公平是教育公平价值理想在社会领域的现实映射。就业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密不可分,对就业公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大规模社会调查、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乃至记者的采访、学者的理论推断,都证明了就业不公现象的普遍存在。推行就业信息完全、充分、及时的公开,是破解就业不公顽疾的有力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是促进就业公平的有力保障。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是解决就业不公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