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小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英译本也不下数十种。本文选取了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文,根据汪蓉培教授的"传神达意"的理论,分别从达意、传神两方面来评析。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意象词认知翻译观角度对比评析了《醉翁亭记》中概念性文化意象词和联想性文化意象词的六个英译文版本,旨在比析最佳译文并探索文化意象词的具体翻译方法。比析结果发现,各位译者在文中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上呈现翻译思想的多元化趋势,而体现融合翻译思想的翻译方法所翻译的译文则可较好地实现翻译和谐性,适应当前国际跨文化交际形势,促进文化间的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保得住内容而保不住形式,或者保得住形式而内容已经改变,经常让人产生诗歌不可译的错觉,其实这也正是诗歌的可译性限度所在.在翻译时,首先必须了解诗词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体会诗词作者生存的环境,深刻理解古诗词的涵义.其次,必须按照原作的描绘,以整个灵魂,以全部感官去洞察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具体性和本质特征及原作的风格.第三,必须善于用准确、明了、有色彩的字眼再现原作中的意境,重新进行艺术构思,尽可能地再现原作丰富的意境,并赋之以完美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描述了英语的主位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方法。通过对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的三种不同英译本进行主位结构及语篇衔接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原作不同;当译文的主位结构越是接近原文时,译文就能保留越多的原文信息。同时,这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理论的语言对比研究方法给译本评价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具魅力和内涵的特色.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准确把握原文中意象,深味其中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效地传递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诗圣"杜甫的诗歌中包含了诸多意象,其中尤以律诗名篇《登高》为最.该文选取《登高》六个代表性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的文本对比,详细分析六位译者对原文意象的处理方法.总结其意象翻译的常用方法:意象保留法、意象显性法、意象替换法、意象省略法,并梳理其优劣势,以期对中国古诗的对外译介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本文拟通过对《春怨》原诗及三个英译本的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试图阐释衔接意识在原文及译文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述许渊冲、孙大雨和Sam Hamil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的三种译文,介绍了意象观点,并分析意象对诗歌翻译的作用.进而通过比较古诗原文在汉语读者头脑中引起的意象与英译文在英语读者头脑中产生的意象的异同,来考察译文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唐朝诗人金昌绪写的诗<春怨>的九种译文着手,对诗歌翻译的艺术效果,即想象效果、视觉效果、音韵效果、动态效果、空白美效果等展开探讨及分析,指出只有从这些艺术效果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认识与挖掘,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学翻译的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从文化翻译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及其英译本进行英汉语对比研究,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的原语文化信息传递,以期对文学翻译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文诗歌意象丰富,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诗歌的文化意象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当译文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原诗不符时,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补偿手段,使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象为译语读者所知晓和接受,从而通过诗歌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较多的英译本。笔者试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对比,从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诗词的翻译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评析和鉴赏。  相似文献   

12.
使用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一种普遍现象,但因英汉语言属于不同语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英汉委婉语既存在相似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和交际手段,从文化角度对英汉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加深对英汉语言深层次文化的了解,又有利于英汉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英汉委婉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委婉语。它们既有同又有异。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角度出发,根据价值标准、宗教信仰、伦理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几种委婉语的表达形式,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论形象思维与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与思维密不可分,形象思维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至关重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相似文献   

15.
傅冰玲 《海外英语》2011,(9):329-330
动物名词除了用于指代动物名称外(即固有的字面意义),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明喻和暗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用于指代非动物的意义(即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的动物文化意象形成于民间,来自于人民生活,因此各具独特的民族特色。同一种动物可蕴含不同的喻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文化意象,只有熟悉了解这些差异,才能理解更深层的语言含义。该文通过对中西动物的文化意义进行比较,发现英语中的动物文化意象和汉语中的文化意象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区别很大,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出发点,以《红楼梦》两个英语全译本中的第三回为范例,主要从译者的文化背景,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东西方文化中礼俗、称谓语的不同,以及文化意象的不同等四个方面阐述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译文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数不胜数,譬如针对同一文本《前赤壁赋》,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者就分别翻译出了两篇译文,它们的异同无不受到两种文化背景的影响。译入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母语的把握相对于译出语译者而言确实具有其无法取代的优越性,但译出语译者的优势也不应当被忽略,更不应被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8.
陈珍 《青海师专学报》2009,29(4):102-106
动物文化意象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反映。异域民族因其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政治制度、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象。本文从多视点、多层面分析英日语言中的动物文化意象及其表现,将有益于英日语言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赵惠  王红成 《培训与研究》2008,25(7):132-134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信息的编码、储存、传输、接收和解码过程中起作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相关文化认知图式的缺失或不匹配是造成误译的重要原因。汉诗英译中大量存在的文化意象误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