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大学"是指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中国"新大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中心城市办大学"的试验,其发展需要经历两次变革过程,即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当前"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需要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和步入大众化,大学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我,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正确定位、打造品牌、培养特色人才、推进大学的个性化发展不失为大学走向成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本质观和发展观。遵从外部逻辑、实现外在目的、受外部需要操控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外延式发展;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以此为考察视角,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外延式发展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教师教育大学化。努力实现教师教育文化在综合性大学里的生长。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教师教育教育(师范)学院化的制度文化,加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文化建设,促使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大多实行外延式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加上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高校适龄生源下行压力、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压力和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上升压力的挑战,迫切需要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内涵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行路径选择包括:加快发展以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办成人教育;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以开发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导向的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综合发展与特色办学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中,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加强特色办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区域优势理论的分析视角,通过对16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学科建设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为:明确学校定位,找准学科发展目标;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学科发展;选拔学科带头人,加强特色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学学科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经历了分离、重建、发展与寻求突围四个发展阶段。这种关系变化与阶段特征是国家发展战略转移、政治改革、经济建设、教育发展和大学变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性大学教育学学科发展受国家需求逻辑和学术发展逻辑的双重影响,其结果是学科发展对外在制度高度依附,形成了外延式的发展范式,且综合性大学之间教育学学科表现出同质竞争的态势。同时,受制于教育学整体学术发展水平,综合性大学教育学学科在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方面均处于弱势,在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压力下,陷入学术发展和服务实践的双重困境。综合性大学教育学学科要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主体的协作,包括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完善大学顶层设计以及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机制等,以实现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协商共治。  相似文献   

8.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多特征。诸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系统从一元到多元到大学系统整合,入学考试从联考到多元入学方案,从私立高等学校外延式发展到公私内涵式发展的双轨制,大学评鉴系统的建立等。这些对于大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协作新模式内蒙古大学是西部高校中重点建设的边疆民族地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占很重要地位。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处在一个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这一历史阶段对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创新模式、办学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战略、学校队伍建设模式、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选择,对学校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坚持特色战略、优势战略、创新战略和质量战略的内涵及外延联运的办学基本战略框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1.
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特点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向信息对称、绩效管理和常态监测转变,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质量管理和保障的具体实现方式和路径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战略规划”的制度建设成为后大众化阶段大学内部质量管理的相似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创业型大学是特定时期里"学术-市场-政府"三者权力模式变迁在大学发展模式上的反映。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大学,积极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既有突破生存困境的内在动力,又有适应外部环境的现实需要。要想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博弈中参与重新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来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并且积极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是既充满挑战又值得把握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3.
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方向迅猛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我国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介于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之间的教育实体正在积极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新路子:分层次办学;分类别指导;针对性实施;阶段性突破。努力把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在履行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双重社会责任中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当下语境,无论是高水平大学自身发展诉求,还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思量,探索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各国及大学的新"风向"。通过对世界30所知名大学相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世界知名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现代逻辑的透析,进而得到些许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坚持“四个结合”全面提升发展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实现了规模上的急剧扩张。如何最大程度,最快速度的实现内涵建设的同步发展,实现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同步提升,是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呼唤,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厚望,更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渴求。科学发展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选择。江苏大学是一所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的综合性大学,在2001年8月顺利完成三校合并之后,学校就提出“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相结合,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相结合,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相结合,基础加强与特色创建相结合”这“四个结合”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快速变迁和高等教育制度转型的背景下,第三级政府举办的地方大学在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大学,地方大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利益相关各方博弈和学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错位问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达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通过扩张低水平大学的数目和规模来实现的,我国则是通过扩张原有高水平大学的办学规模来实现的,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路径选择错位。文章在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错位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错位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错位发展的政策选择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之前,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英式大学拒绝降低门户开展技术教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经济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大学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如下启示:大学的内在逻辑是一切大学的准则,外延式发展是大学改革的可信赖路径,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不应囿于传统。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大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对研究型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的设立应遵循公平性、针对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增加"三助"的岗位,加大研究生资助的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以及与金融机构建立默契,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大学,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众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样性。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形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单一精英价值取向的核心因素。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及应用性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