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对日本演歌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日本“演歌”这个词,或许很多人不是太清楚或没有清楚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日本演歌这种特殊的歌曲艺术形式的介绍,让人们了解日本演歌的历史。同时根据演歌的整体旋律和歌词内容介绍了演歌的基本形式及其现状。指出了演歌的三大要素并按照歌词内容把演歌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列举了其中的代表性歌曲。然后根据每一种类型演歌的特点指出与其相适应的理解方法,结合歌曲主题、歌词大意、曲调旋律、创作背景以及日本的社会文化等方面谈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  相似文献   

2.
演歌是日本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恋歌"、"人生演歌"和"感叹自然美的演歌"为主题的歌曲忧伤感人。"泪雨酒"、"浮云落樱"、"海港船"等是演歌中常用来表现"悲伤、思恋、人生无常、望乡"等哀伤情感的意象,这些悲伤意象通过烘托、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营造出情景交融、哀婉忧伤的意境,体现了演歌的"物哀"审美特征。通过了解演歌的"物哀"美,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人以哀为美的审美观,和他们独特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3.
熊辉 《考试周刊》2014,(26):34-35
演歌多数是描写世间的男女悲情、喜怒哀乐,并配以哀怨的旋律,被公认为"日本之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深入人心,最终走上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情感相结合的道路。但与之相对,还是有很多外国朋友,甚至是部分日本年轻人对演歌这种传统文化比较陌生。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阐明演歌与日本的紧密联系,分析得出:演歌不仅表达了日本人追求瞬间美、物哀的思想,还深刻地体现出了日本的海洋性,内外结合的文化吸收方式,以及政治与文艺相脱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表示“物哀”意识的“泪雨酒梦、浮云落樱、夕阳黄昏”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日本演歌悲伤哀婉的意韵,也反映了日本人以哀为美、崇尚无常的审美取向.通过品味演歌中弥漫的淡淡忧伤,可以欣赏到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美”的余脉清香,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人的审美观、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物哀"理念的研究,中日两国的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许多的探讨。"物哀"的层次可分为对人的感动,对世相的感动和对自然的感动。通过对昭和时期以来的演歌的分析,可发现不同时期日本演歌所反映的层次各有侧重,所反映的感情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各地文化的研究。在日本学研究中,日本文化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从文化中理解和把握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的内涵,才能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的本身。本文论述了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与日本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希望能为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们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8.
阎利华 《考试周刊》2013,(73):29-3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师范教育发展历程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战前日本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明治初年日本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其土地的严峻形势。在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日本政府作出了关系国家民族前途的重大抉择,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花”三大国策。其中,“文明开花”就是要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而要将当时的日本社会由封建主义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必须从科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唐王朝时期唐诗在日本传播的情况,认为政治影响、儒佛思想的东渐、汉文教育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是唐诗能够在日本广泛传播的三大历史原因。指出唐诗在日本传播的主要方式为"顺流""逆流""交流"三种形态,在古代东亚,唐诗还是亲善外交的手段与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传统审美标准的角度,对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成因及内涵作了多方面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按照造物古歌、风俗古歌和爱情叙事古歌三个类别来探索布依族古歌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入挖掘和研究布依族古歌审美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等美学意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审美活动是人类整个社会活动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心理是审美活动联系于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中介机制。审美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审美与经济、审美与宗教、审美与科学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剧目前面临着从未遭遇的困境,但失去观众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现代科技传媒的发达,而在于戏剧脱离了观众。要使戏剧重新回到广大观众之中,不使观众群断代,必须要来一次“爱美剧”运动。实际证明,“爱美剧”运动的展开,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泉州民间情歌淳朴真情、扣人心弦.它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具有特色的调式和曲调,谱写底层劳动者、海峡两岸和华侨侨眷的恋情之歌,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内涵,揭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和习俗中真善美的心灵,弘扬了民族优良道德.  相似文献   

16.
海南黎族民歌歌词的重要特征是通俗朴素、情深意切、音韵和谐,其艺术表现手法是白描写实、拟人状物、比兴联想、夸张升华等.对黎族民歌歌词美术的研究,将有利于对黎族民歌的进一步挖掘和全新的美感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的游戏品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戏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教学作为师生教育生活的存在方式,理应具有游戏的品格。人类早期教学充满着游戏精神。随着班级授课制、心理技术的引入以及教学中计划性和工具理性的加强,现代教学已基本丧失游戏的品性,中国的教学尤其如此。为此,教学应呼唤人的回归,反思计划的界限,培育游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就英语听力教学而言,“听”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输入手段,只有有效且大量的输入才能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出”。而作为英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文歌曲可以让“输入”通过旋律和节奏变得更加通畅和易于接受。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英文歌曲在听力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为听力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这种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地认知语言,而且可以调动其高度的学习动机,从而为语言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