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文化产业开发与旅游资源建设的有机联系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繁荣的必然之路。以张家口为例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政府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协调政府管理机制,建立第三方行业协会的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与旅游融合过程中的法制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产学研模式,拓展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专业与产业联动作为校企合作的全新机制,在此机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以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齐齐哈尔职业学院以专业设置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在专业建设上以就业为导向,紧贴产业市场的需要,坚持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发展创业型专业的办学思路,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资源缺乏统筹整合和地方特色名片打造不足等问题,以济南市为例阐述其中问题,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助推疫情后文化和旅游产...  相似文献   

4.
龙岩市虽然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客家、红色、生态三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但是全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不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紧密度不深等问题.为此,提高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组建专业文化团队成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贵州被誉为“山地公园省”,具有丰富的体育和旅游资源,以及深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同时,贵州体育与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基础。从两大产业融合基础和融合机制两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期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贵州体育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模型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评价与识别。根据构建出的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耦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山东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集群耦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祖辈世代聚居地区目前还处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形态。文章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石"文化旅游形象"为突破口,对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产生的根基——各种类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提出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概念在对推进哈尼族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促进哈尼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应具有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9.
发展贵州乡村旅游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责.并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不应仅限于“文化千岛”、“民族丛林”的营造,还应该致力于多民族优秀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要形成能够反映我省多民族优秀文化共同特质的、独特而显著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襄阳旅游企业规模壮大、国内和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跟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经营状况差,资源开发欠整合、缺特色、乏创意,旅游形象模糊等方面的问题.为振兴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需要做好重塑旅游形象、整合市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加大景区创建、延长旅游产业链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资源、品牌扩散、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四大方面构建旅游演艺产业再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并运用文献和实地调研法对桂林旅游演艺产业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文化资源是旅游演艺产业再发展的源生驱动力,但当前产业忽视地域文化的保护,导致旅游演艺项目逐渐失去本真性;(2)品牌扩散是产业发展的支撑驱动力,但如何从旅游企业中寻找更有力的支撑,尚需长远战略的实施和品牌运营的管控;(3)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调控驱动力,但存在着产业对于高创人才的智慧和创意利用不足,导致人才结构单一、创新乏力等问题:(4)技术创新是产业再发展的强制驱动力,持续推动着旅游演艺产业发展,但仍需专业人才对科技运用发展趋势做出大体预测。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近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研究关注较少。文章以旅游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为例,在分析贵州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旅游集群空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以高级别行政中心和大型旅游企业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核心,次一级城市、知名景区为依托的旅游集群为边缘的“核心(一超)——边缘(多强)”旅游集群空间结构,并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区域联合战略和加强产业链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正蓬勃发展,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当地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现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提出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展民族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纯天然的自然风光融合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贵州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鉴于当前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指出:贵州旅游景点的突出特别是自然景观的比例大于人景观,故提出了保护与进一步开发贵州旅游化的十二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成,产业融合下的品牌建设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化旅游品牌内涵的深入剖析,解析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出张家口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应该在准确定位旅游品牌形象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和开发地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建立有效的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市场,系统管理文化旅游品牌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使文化旅游的形象和品牌永远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旅游重在文化。弘扬贵州独具特色的“阳明文化” ,有助于促进贵州旅游业 ,提升贵州的旅游品位。王阳明在贵州的龙场悟道 ,建立了影响深远的哲学体系 ,而且积极从事教育工作 ,培育了大批人才。他进入贵州后 ,饱览了沿途雄伟峻丽的山水 ,写下了许多讴歌贵州风光的美妙诗篇 ,还写了一些传诵不衰的散文。在贵阳讲学期间 ,又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 ,留下了大量的行踪遗迹和诗文。这些都非常有助于现在开发贵阳和贵州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藏区,科学定位新农村主导产业决非易事,而凭借资源优势自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作为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全力打造旅游大省的青海省,在旅游产业辅助链中的乡村旅游业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仅从尖扎县坎布拉镇直岗拉卡村藏家林卡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对策,以便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养旅游产业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贵州近年来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医疗与旅游融合程度不够、康养旅游产业缺乏统一规划、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制约贵州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云南立足传统音乐文化,以旅游为契机、为媒介、为爆发点,把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实行有机对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拓市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简称"云南模式")。"云南模式"对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传统音乐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旅游丰富了观赏内容、增添了多姿体验、注入了精神灵魂,为推动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