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引,说明宋太祖酒醉所表示的担忧是对于一种历史命运的切身体验。外族的侵略和边地的失守始终是宋朝的最大忧患。为了吸取历史教训,重文轻武成了宋王朝的基本国策,因而宋代文人社会地位高于唐代文人。而科举制度的改革拓宽则是宋代文人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之相反的一个现象则是宋代文人精神依然保持着自盛唐以后的“滑坡趋势”,总体处于低落状态。宋代君主对文人士大夫的笼络与控制实际上是并行不悖,文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文人精神的逐渐禁锢似乎也成了相互映照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由于国家未能统一、五代轻文重武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宋太祖表现出较为轻视文人的态度.在治国思想方面,宋太祖经历了从“以武为主以文为辅”到“以文为主以武为辅”的变化, “文武参用”是其治国方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十一世纪的北宋   这个时代之所以高居榜首,我的想法很简单,是因为这一百年里,五个姓赵的皇帝竟不曾砍过一个文人的脑袋.这得托宋太祖的福.……  相似文献   

4.
一、十一世纪的北宋   这个时代之所以高居榜首,我的想法很简单,是因为这一百年里,五个姓赵的皇帝竟不曾砍过一个文人的脑袋.这得托宋太祖的福.……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有四种类型:一是“我”的形象;二是封建文人,三是文人渣滓,四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6.
整个宋代都不怎么重视反贪,也许这正是它积弱不振的根本原因。大量的宋人笔记中,很少有提反贪之事的,跟清人笔记大不相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那时人们反贪意识的淡薄。将宋代各朝作以比较,还是太祖、太宗对反贪一事稍稍重视一些.以后就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下面略述北宋前期的几个较有影响的反贪案例,或许从中可以找到一些借鉴。 一、同是贪官处理迥异 宋太祖在刚刚取得政权的建隆(960—962)年间,反贪似乎还有点真抓实干的劲头。乾德(963—967)年间处理贪案看人打罚已十分明显,到了开宝(968—978)年间,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相似文献   

7.
东晋书法、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相对于艺术的繁盛,东晋的诗歌则有相对衰落之态。原因有:一、东晋文坛吹起的一股玄学之风,减少了文人的诗歌创作激情;二、东晋文人偏安江左的苟且心态,对东晋文学也有直接影响;三、东晋文人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诗歌的创作群体缺乏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  相似文献   

9.
一、十一世纪的北宋这个时代之所以高居榜首,我的想法很简单,是因为这一百年里,五个姓赵的皇帝竟不曾砍过一个文人的脑袋。这得托宋太祖的福。他曾对儿孙立下两条死规矩:一、言者无罪;二、不杀大臣。于是文人都被惯成了傻大胆,地位也空前地高。想想吧,如果我有点才学,就不用担心怀才不遇,因为欧阳修那老头特别有当伯乐的瘾;如果我喜欢辩论,可以找苏东坡去打机锋,如果我是保守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Howmanyroadsmustamanwalka鄄long,beforewecalledhimaman”众所周知,鲍勃·迪兰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是派,可以投奔司马光,甚至帮他…  相似文献   

10.
六朝时期琅琊文人南迁,为南北文学的交流沟通、为提高江南文学的水准作出了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创作的融合性、开拓性、丰富性。琅琊文人作出贡献的原因一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二是门阀世族制度为某些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政治上的特权、经济上的优势、源远流长的家教和世代相传的文化积累,三是社会动乱激荡为南渡琅琊文人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和实践机会,四是个人的主观势力是南渡琅琊文人成长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安时代,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承两汉文人诗歌创作的低谷而异峰突起,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乐府诗,为我国文人诗歌的觉醒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乐府诗创作颇多学习和继承两汉民间乐府之处。本文拟从创作手法、诗乐结合、思想内容(忧生、游仙)、语言特点等四个方面探讨三曹乐府诗对两汉民间乐府的继承情况。  相似文献   

12.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虽是军人出身,生活在战乱年代,却一直努力使宋朝向文官治国的方向转变。宋太祖削禁帅方镇之权,将之委托文人,并有不杀士大夫的垂训,至宋太宗尤为尊崇文士,可以说宋朝对士大夫和文人的宽容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皇帝对不同意见,或任之,或只是贬外地当官,或免职,而没有杀戮。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饱读经书的士大夫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程度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士大夫们广泛参与政治,文化层次的提高必然提高了政治运作的文明化程度。但是士大夫们在儒教的熏陶下,把具…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冯梦龙"三言"中的文人形象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专著稍有涉及,没有专门性研究;论文方面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有所成就,如文人与科举的关系、文人世俗化等,但缺乏系统性梳理。由于分类标准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存在差异,对文人形象进行分类探讨、对文人群体作整体观照等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4.
国学闯关     
正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样的思想源自于下列哪位哲学家?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古代文人的生活讲究雅致和高洁,因而产生了很多与文人情趣相伴相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文房四宝、文人四友等,其中文人四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元四家"的绘画作品是对历代文人山水画成果的继承与发展,他们在绘画艺术元素中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和共性表现。本文将"元四家"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变化相结合,分析其文人山水画的美学特征,进而探析"元四家"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空间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上供与贡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乾德三年春三月下叙宋初革唐末五代之弊、收地方财权之措施云: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名日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五代方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院,厚敛以自利。其属三司者,补大吏以临之,输额之外辄入  相似文献   

17.
封建时代,文人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不能照字直书,而要加以回避,这种手法就叫避讳。对皇帝名避讳,谓之“国讳”;对圣人名避讳,谓之“圣讳”;对尊长名避讳,谓之“家讳”。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到清代更加完备。常用的避讳法有以下几种: (一)缺笔避讳法。例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字写成“(?)”、“民”字写成“(?)”;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把  相似文献   

18.
对大多数人而言,数字一般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可是,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十三个原本看起来十分单调的数字被文人们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9.
《宋太祖三下南唐》收录于《古本小说丛刊》中,属于历史演义类小说,学术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少之又少,能够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的更是寥寥无几。本文着重从版本及作者、故事梗概、人物介绍、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了苏轼在谪居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礼佛清心和修道养身,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领悟,他将佛家绝灭生命的信仰、道家简化生命的信念以及儒家生活的哲学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经历了反思、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心灵历程。在这段时间里,苏轼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达到了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他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这些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文人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