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末。武侠文学研究逐渐在大陆兴起。这一方面是国内国外学术研究大环境变化所致,也应看到港台新武侠小说80年代后在大陆广泛流传对研究肇起所具有的意义。理论与方法在上世纪后二十年众声喧哗,众多学者掌握并运用这些新的利器开拓出不同以往的疆域,使得文学史研究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文学研究出现了更多的新关注点,其中。通俗文学研究视野的扩大与重新认识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2.
武侠化是中国传统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内蕴的化心理在中国社会中具有不衰的精神影响,并渗透于中国化的深层结构中。王立教授在多年中国学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由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的《武侠化通论》从主题学、民俗学、化人类学等角度对武侠化进行了观照,体现出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学术胸怀。  相似文献   

3.
王立先生是我国利用主题学的理念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卓有成就的学者,他多年来在这个领域中辛苦耕耘,可说是硕果累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到了学界的注意和称赞。他在继《中国文学主题学》(四册)、《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宗教民俗文献与小说母题》等专著之后,又出版了洋洋40万字的《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专著(辽宁出版社2003年版。责任编辑:徐桂秋),使我们不能不感佩作者的勤奋和对学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王立教授的《武侠文化通论续编》,对武侠文学作主题学、民俗学、亚文化伦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美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观照。在多种文化的整合交融中,颇有新人耳目之论。资料宏富博赡,旁征博引,令人应接不暇。作者尤其熟知于宗教典籍和印度文学。书中,点、线、面三者合一的建构,即"单位观念史学"的架构好。  相似文献   

5.
胡文彬 《丹东师专学报》2006,8(2):F0003-F0003
王立教授是一位博闻强记、学识淹贯、笃实勤谨型的学者.前些年,他的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创获颇丰,在海内外学人中影响至深,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赞誉,这是大家共知的事实.近年来,王立教授又将自己的学术视野从主题学向通俗文学、通俗文化研究方面扩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侠文化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毫无疑问是他在这一新的领域中的宏观与微观探讨的新创获!  相似文献   

6.
王立教授的《古代小说母题与佛经文学比较研究》是一部具有开创性、填补空白的力作,很有说服力和启发性,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教授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入手,进而从事古代小说中外影响的比较研究,其着力点在主题学的母题研究上,又能触类旁通。他十余年来已发表六、七部著作  相似文献   

7.
在文本中,母题通常是那些极能激发人想象力的媒介单位并被加以识别.母题既是修辞手段,又是修辞手段构置在作品的具体表现.一般母题与个别文化母题间的区别,也是从美学和诗学角度对文学母题作以评价的出发点.基本母题可理解为人类学意义上的常量,基本的新母题中极少真正创造之作.应在原型和个别文化母题中给文化和文学传统定位.  相似文献   

8.
金庸小说作为中国武侠文学的重要一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刘卫英、王立教授《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一书从主题学研究方法入手,从16个母题和意象专题研究来阐释金庸小说中的深层意蕴以及某些人类学解读。不同于其他一般性金庸小说研究的论著的是:该书创新性地从部分母题的中外文学主题史来源、以及民国武侠小说代表作的介入等方面阐发,成为该书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地位,传统的中国家族伦理文化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演变;20世纪中国文学的百年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特质的折射,作家们的创作心理、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等主体素养均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家”无处不在的辐射力和永恒性更是规约着创作者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传达方式———二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联构成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文学富于叙事张力的特点,家族文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动荡里能够相对不受政治社会、经济条件、文艺运动等影响的文化潜在性,又提示了这一切外力背后的中…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中的行为母题,能包括许多成分并迅速结成一个大的情节单元。在此过程中,许多可以给予不同突出贡献的因素在一起作用。应强调情境的一方面与另方面的行为或事件之间的区别,情境刺激人物去行动,而且多数情况下它或早或晚转换成一种行为,或引出另一个全新的情境。母题的品质受到特定模式或作家语气相当大的影响,通常被名为"基本流派特征"的东西(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也可能变成模式。  相似文献   

11.
韩云波近著《金庸妙语———〈笑傲江湖〉卷》,抓住该作品中人文观照的思想:一是关于人性弱点,其导致江湖红尘的腐化与堕落;二是对于武侠的"武"某些底蕴的发掘。此外,进一步指出"武"乃是"人性的异己力量"。该书从不同层面张扬了金庸小说的人生哲理和人的生命意识,也借此寄托了评论者自己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理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术思想源渊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王元化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劳动,具体体现在,他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把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同时,剥离出黑格尔美学思想中“作出把握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的成分,肯定它的理论价值。王元化把经过自己提炼得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作为一种活的学术思想资源,用于其《文心雕龙》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侠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侠者本来天赋的自由性出现了“失”与“得”的相继性变化。对之加以探讨,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自由性在侠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从汪曾祺与五四新化传统的关系入手,透视汪曾祺的化意识构成及其在当代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士稹是清代诗坛著名诗人,对清代诗风产生过重要影响.王士稹所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著名的仕宦家族,其家族有着良好的门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家族诗歌文化尤为兴盛.家族诗歌文化对王士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家族的文化风尚是王士稹“神韵说”形成的夙因.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家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领带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称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立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他者的城市与王安忆的上海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王安忆小说中,上海是乡土/传统中国的异地,也是全球化图景中的东方奇观,具有一种天然的他者身份,同时上海也在生产着非上海/现代的他者,上海与它所制造的他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对于在现代性震惊体验中的自我虚无化的无奈体认。他者即是王安忆对于自我、上海和国族的身份认同,而通过对上海——他者的城市的描述,王安忆完成了关于现代中国的寓言式叙事。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是对民间民俗生活中成长仪式的象征性摹写,隐喻了作家在不同的时代对社会和文化精神的不同理解。汪曾祺将自身的思想裂变演绎为“成长”的模式和文本结构,一方面赋予了小说以浓重的民间生活气息,另一方面又将“民间”生活模式艺术化,使得短篇小说充满了多重意味,为短篇小说“写人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样板。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王堆的隐逸及主要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学界众说纷纭,文章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考查,认为他的隐逸及山水田园诗的内涵是一致的,体现了诗人为官做人的人生哲理,他所形成的隐逸文化是长安文化的延伸,是盛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收入《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经释读现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