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关切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负荷量和强度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大小称为运动负荷。只有适宜的负荷刺激才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2.
1962年10月至12月,我参加了本科四年级毕业班教育实习工作,这是一项面向中学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的好机会。通过实习指导工作,初步的接触到了中学体育教学某些实际问题,搜集了一些资料,对我的启示很大。为了解决目前中学田径教学中存(?)的某些问题,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兹就中学体育(?)中田径教学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的安排问题 1.教材安排的比重: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田径教材的安排总的情况是,田径教材约占总时数的32%强,各年级的具体安排大致是初中一、二年级比较少,从初三开始逐渐增加,到高中三年级最多。这主要是根据学生年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研究任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目前,中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状况如何?应当达到多大的运动负荷比较合适?根据现状有可能达到多大的运动负荷?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它的动态性在于它的教学过程具有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它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性。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调控上,调控方法和手段,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成熟的表现。在众多教学因素的调控上,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它所反映的是身体在练习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变化。课中合理的运动负荷不仅包括量和强度两方面因素,而且还包括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次数及时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则被人们所重视,而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次数及时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里简单地谈一下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适宜时间,因为它在课中和运动负荷的量、强度和次数一样重要,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合理,它将有利于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6.
邓景怡 《体育世界》2014,(7):117-1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当滞后,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农村的地理资源优势,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全面提升初中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教材与学生身心特点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这对全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与提高,以及对各种运动技术的掌握,必须在一定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这一客观规律已引起许多学者和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怎样测定才能使之更符合实际,以便提高各个数据及结论的可靠  相似文献   

8.
美育教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在提倡“五讲、四美”新的精神风貌中,人们也更加向往健康美的和谐,美育正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中,做为重要的科学——体育,同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课的美教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能去鉴别分析人体动作美的内在因素,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认  相似文献   

9.
<正>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进行运动练习时必然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而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则直接影响其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常常作为我们评判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究竟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它应如何定义?对这一基本前提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则直接影响我们对体育课运动负荷本质的把握,也制约着我们将运动负荷作为体育课教学评价参照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往往一开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盎然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有的教师则认为开课就是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忽视学生在开课时的心理,故开课效果不佳。本文就体育课开课的几个心理学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学生在开课前的种种心理活动一般说来,每节体育课都是由前一节室内课或间操之后,才开始的。但是,由于每节课的日期、节序、天气和课前其它情况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必然随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1.学生在课前的一般心理活动据调查,“初中、高中男女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体育课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发展至今的体育课的结构理论已不再停留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而是运用教育心理学、教法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保健学等理论和科研成果,研究课的结构。一、对体育课结构的理解所谓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课的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单纯指课上练习的安排,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活动(讲解、示范、保护、分析、纠正错误、评价等)和学生学的活动(观察、听讲、做练习、互相帮助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家解惑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问题是一个我们经常遇到的,也是我们反反复复探讨了几十年的问题,更是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同时还是与体育课的性质与体育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一、体育课运动负荷评价的历史和弯路体育课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体育课也就不成其为体育课了。因此,体育课要不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析初中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惠州大学任早珍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蒲圻地区28个初中班级。(二)研究方法1.实际观察与测定法:对初中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进行了实际的观察与测定。被测者中有本地区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有子弟学校的学生,所测的这些...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生身心特点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价值不大,当心率达到13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正常人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健莹 《体育师友》2009,32(3):40-40
计算课的运动负荷的方法很多,但最经常用的是通过课中脉搏数据的计算来评定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笔者据个人长期经验与实践总结,下面介绍三种脉搏数据的计算方法,以期与各位从事体育教学的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体育界提出了一个运动负荷有效价值的理论,认为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安排,脉搏在120-140次/分之内称为有效价值范围理论,在这个范围内,心搏量和心输出量是最大的,大于或小于这个区限,则认为是无效的或有害的。有的体育老师因受120-140次/分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的影响,在一些游戏、球类、快速跑(50米,100米)等教材的教学中,不敢低于或高于120-140次/分这个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练习的积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引领下,广大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的功能有了新的理解。如何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这个看似有些“陈旧”的话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由全校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趋向,它能拓宽课的广度,适应个别差异,呈现最新动态,发挥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组织纪律是上好体育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个人了解,武汉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的组织纪律方面,当前还存在某些同题,为了找出产生课堂纪律不好的原因,特对加强体育课的组织纪律问题进行探讨。我曾在武汉市一中、二中、十五中、实验中学、马房山中学等学校进行了调查和访问了一些体育老师,并在本院专五、本四毕业班的教育实习中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研究。从几个学校部分班级体育课组织纪律情况调查表明(见附表),有的学校好一些,有的学校差一些;初三以上高年级好一些,初中一、二年级差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从事身体练习必然要承受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练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素质的效果,进而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水平的根本保证,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完整认识、测评以及调控体育课运动负荷,必须准确把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构成要素,实施综合性测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