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宫珍本丛刊》是由故宫博物院整理编辑,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中选取了一千一百余种珍本图书和一千七百余种清  相似文献   

2.
《全唐诗》纂成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当时由于急于求成,时间仓促,因而存在不少错误遗漏。《全唐诗》问世后数十年,日人上毛河世宁即辑有《全唐诗逸》三卷。解放后,《全唐诗》的整理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出现了许多匡误、辑佚之作,而其中尤以《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八二年出版)所收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先生《全唐诗续补遗》成绩最著。近年,陈尚君同志在《全唐诗外编》所辑之外,复成《全唐诗续拾》六十卷,并  相似文献   

3.
从茶文化的视角来看,《红楼梦》全书120回,其中112回谈到茶。其中提到八种茶名,既有虚构的、又有极其珍贵的实品。本文选择其中不常见的、颇具争议的老君眉、千红一窟、枫露茶、暹罗茶、孩儿茶等五种略加考证,结果是老君眉和千红一窟是子虚乌有、作者杜撰出来的,后三种是有其实的贡品。  相似文献   

4.
康海的《与李伯华》是了解李开先初入仕途时思想心态的重要资料,从《与李伯华》以及相关的几封书信中可以得知,初入仕途的李开先因为疾病有欲求国子监学职的想法,从而填补了李开先生平研究中对于初入仕途时思想状况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清编《全唐诗》自问世后至今,对其阙误,前贤及时人已多有补正,笔者亦不揣谫陋,曾就一己所得撰《〈全唐诗〉、〈全唐诗补编〉订补》一文,今续有所获,匡补于此。《全唐诗》卷六○七郑仁表《赠妓命洛真》("巧制新章拍拍新"),题下引《北里志》:"洛真有风貌,且辩慧,时为席纠,善章程。"检孙棨《北里志》"俞洛真"条:"俞洛真有风貌,且辩慧……亦时为席纠,颇善章程,郑右史仁表常与诗曰:‘巧制新章拍  相似文献   

6.
高信 《出版史料》2004,(4):36-39
六十多年前,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第一部《鲁迅手册》以中华编译馆名义在上海出版。编者署名曹聚仁。其实,写一部《鲁迅评传》才是曹聚仁的初衷。曹聚仁曾回忆说:一九三三年冬,鲁迅先生到他家吃晚饭时,在他的书房里见到种种自己的作品和一大堆资料卡,于是鲁迅先生问:“曹先生,你准备替我写传记吗?”“我是不够格的,因为我不姓许。”曹聚仁的回答,自然有点玩笑意味。众  相似文献   

7.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抄本《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四册,不分卷,经史子集各一。无页码,无栏线,无版心。该书曾经金镶玉修复,如今经部之册有封面,上写"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经史一二",史部之册无封面,子部之册有封面,上写"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子集三四",集部之册无封面。据此推测,此清册原装为两册,金镶玉修复后因厚而按经史子集各一册装订。各册均无封底,末叶是修复之纸。经部首叶有莫友芝藏书印,各册之首钤有"南通冯氏景岫楼藏书"之印。景岫楼,南通冯雄(1900—1968)的藏书楼。冯雄,字翰飞,号疆斋。藏书万卷,重视南通地方文献,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有记。抄本内无有关底本的记载,亦无抄书人的记载。所记为函数及书名,有的一函内不止一种书,但无卷数。与《四库全书总目》核对,知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检读《全唐诗》过程中,凡遇诵读不通、苦思不解之处,辄随手笔录,遍查类书、地志、笔记,或考诸各种总集、别集,或借镜古今专家治唐诗之研究成果,所获良多。然仍有一些疑惑,阙然不解,故径直提出来,或对勘,或理校,强作解人,俟海内外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为清代以前、清代、近现代三个阶段,考察前人对《诗经》异文研究的脉络,探求前人研究的具体工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清代小学家对异文的整理校勘工作和令人对异文的全面整理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溯,提出了关于继续进行《诗经》异文研究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自帛书《老子》甲、乙本问世以来,学界即予以极大的关注。将帛书《老子》两种本子同传世诸种《老子》版本对勘,无论在字句还是篇章结构上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通过比较研究,学界一直聚讼纷纭的许多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但就笔者所见的材料来看,人们对帛书的研究重点,似乎偏重在它独到的篇章结构上,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屡有问世,而对其文字方面、传世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全唐诗》中有关江南运河的诗篇,书写了唐朝江南运河风物。江南运河地区显示小桥流水风光,鱼米之乡物产,水市吴声生活,细腻婉转情韵。诗人们对江南运河风物的吟诵,生动地再现了唐代的江南运河。  相似文献   

12.
有志唐诗研究和对唐诗感兴趣的读者,可能产生过对某一语词的使用频率的关注,即一个语词在一个诗人的作品中究竟出现过多少次,进而关心某个词在唐诗中的使用情况。对前一个问题,想的人肯定要多一些,一些别集的“引得”也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而对后一个问题,则是一个不大敢想的问题。面对5万余首唐诗,要统计某一个字或词的使用情况,谈何容易!再就是,在学习和写作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对一句诗,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作品,要么是记不全,要么是记不起作者,要征引时十分不便。那时,我们就感叹,有一个方便的检索系统是多么的好啊…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卷四六七收牟融诗一卷,诗六十九首,小传云:"牟融,有赠欧阳詹、张籍、韩翃诸人诗,盖贞元、元和间人也。诗一卷。"显然,《全唐诗》的编者并没有掌握牟融生平的任何资料,小传不过就所谓"牟融集"撰写而成。据我们考察,这个《牟融集》实为明人所伪造。唐代没有牟融其人。我们曾遍搜唐代文献史料,包括史乘笔记、总集别集、政书类书、金石碑志等,从未发现有关唐人牟融的只字片语。苏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同志为了编纂《全唐五代  相似文献   

14.
略说《鲁迅全集》的五种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新版《鲁迅全集》的问世,是学术界、文化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这一历时四年半的修订工程,在1981年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一些遗佚的篇什,并对原著文本、注释做了诸多校勘和修订,相信对未来的鲁迅研究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对《鲁迅全集》这部世纪经典的完善,是“一个可能永远没有终结的过程”, 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仍留下许多遗憾之处。朱正、孙玉石、孙郁三位先生在鲁迅研究领域堪称翘楚,他们深味甘苦的介绍和别具慧眼的评说,可以为读者打开一扇窗户,了解《鲁迅全集》出版编辑史上的时代风云、甘苦艰辛和成败点滴。胡粲然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16.
自《四库全书》问世开始,订正《四库全书》钞写讹误,就成为四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亦颇受怀疑。《四库全书》异文是指今收入《四库全书》与四库中其他著作征引之文及今传世版本不同的文字。本文选取了四例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说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含义和特点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20世纪90年代继"电子图书馆"后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新名词[1],它的概念和界说目前还不十分统一.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图书馆馆藏符号信息(文字、图形等模拟信息)数字化,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的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信息.简言之,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合而为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它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数据库管理服务系统、图书馆网络通讯系统、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就是人们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车、路、货").  相似文献   

18.
避讳略说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是等级禁严的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封建时代很重视“避讳”。辛亥革命前,人们对于皇帝及其祖、父、后妃等和自己家庭的祖先及尊长的名字都不得触犯,在说话或书写时,都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要采用其它方法迴避,以表示不敢、不能、不愿直接写出或说出的意思。前者因全国都避讳,称为“国讳”或“公讳”,后者因全家都避讳,称为“家讳”或“私讳”。  相似文献   

19.
略说文物     
文物一词的涵义,笼统地说,似乎不成问题。譬如,我们通常说,它是历史文化的遗物,即特定的人类文化活动的见证物,这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确切地说,人们对于文物实际上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各种辞书及专业书籍中也有着不甚一致的定义。于是文物的涵义又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20.
略说一二三     
《出版经济》2021,(5):90-91
数字是各民族文字里最直观的组成部分,最初的文字必然会有数字,即便较字发明之前,还有“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计数,可见数字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数字本是最客观的事实,但一些数字会因为其特殊性而被赋予哲学和文化上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意义和色彩.在汉字里,这样的数字主要就是“一”“二”“三”了. “一”“二”“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