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格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 ,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文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涉及这一概念 ,而不同学科使用的人格概念其内涵外延相差甚远。迄今只有心理学界对人格问题的研究最透彻。心理学认为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教育是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人格品质的教育。它要研究个体的心身特点 ,用符合教育规律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个体进行教育和指导 ,提高和发展他们良好的人格。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是一个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正常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一定人格特质的生命个体.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因此,塑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塑造健康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6):79-83
高校心理咨询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尽管对个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一些弊端,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积极心理学理论以一个全新视角,从激发个体自身的积极潜能,促进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以及利用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几个方面,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新的走向,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4.
苗立峰 《教育探索》2006,(4):101-103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水平的综合体现。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其不同的内涵分别构成了本身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培育学生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行为个体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等。建立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师强调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基础教育与高师自身改革的需要,高师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视角的养成、心理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人格的塑造,高师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学科教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各种活动的开展、校园化建设及自我心理修养。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心理素质个性化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不应忽视的两个取向 ,心理素质个性化教育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应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一、心理素质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的发展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 ,即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 ,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信仰、观念、行为方式等;一方面是个体的个性化 ,即发展个性的心理品质、形成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7.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强调人格的统一性,并指出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强调父母自身的角色定位将对幼儿生活风格的形成及人格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视野看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对当下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观点,其主张人格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及团体价值的认同,是个体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自身生存理念的不断整理与整合。研究该理论有利于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思考大学生在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突出问题,因此,文章在分析该理论的发展、意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我,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詹姆斯(1910)和苏利文(1953)都把他们对自我的重视当作其人格理论的中心特征。其他人格理论家,如阿德勒,荣格、艾里克森、霍尼和一些存在主义者、美国的人本主义者都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人格的一个关键成分。正由于“自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对它的研究已渗透到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成  相似文献   

11.
前言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教育。它的实施不仅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人格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就孕育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 ,精神分析本身虽不是一门教育科学 ,而是侧重于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人格形式与发展的规律 ,但却可以为有效地实施人格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使人格教育不停留于任何行为现象的“表面价值” ,而是通过对潜意识的探讨使人格教育深化。台湾…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的品质、强调知识的内在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它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目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在构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规律的多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生产和再创造自身素质为目的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观强调知识向素质的转化,重视教育的训练养成作用,把培养为人的基本品质、做事的基本态度与治学的基本精神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重视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心理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素质是可以优化和培养的。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  相似文献   

14.
王少华 《教书育人》2000,(23):13-15
师生交往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众多的研究文章中发现,研究者在论及教师人格时,大都仅涉及其榜样或示范作用的研究,对教师人格在师生交往中教育价值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为了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向深层次方向发展,笔者对此问题从三个方面作了肤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教师人格内涵的揭示 什么是人格?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辞海…  相似文献   

15.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人格心理学"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格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和专业课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课程设计必须基于两者之间的差异."人格心理学"公选课以自我认知为核心,以"我是谁"为主线,从生物遗传基础、人格基础、文化基础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角度组织课程内容更能突出其作为公选课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和谐教育”的目标,可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个层面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发展。这是从人的心理素质角度概括的全面发展。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素质划分为智力、道德、情感三个方面,教育可以通过德育、智育和美育等促使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个层面是指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体魄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只有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把握学生身心、心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身体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到整个人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内在因素,只有心理素质成熟才可以说个体真正达到了成熟的标准,尤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素质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学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以寻找通过心理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背景资料和分析】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无一不是与其良好心理素质的欠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知识和德育两个方面施教,已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应从心理学角度来对症下  相似文献   

20.
凌曼 《班主任之友》2004,(10):12-13
性格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标记”、“特征”等。在现代心理学中,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方面。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心理素质的不同而导致他们在性格上有着不同于双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性。研究、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特征,便于教师和家庭选择教育策略,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性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