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浅议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谈及陈独秀,主要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共七大前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个时期。由于时代和政治环境的差异,这三个时期毛泽东论及陈独秀,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实事求是承认陈独秀的历史功绩,毫不掩饰其所犯错误,毛泽东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公允的。  相似文献   

2.
对毛泽东的陈独秀观,以往的研究多只各取所需地截取某一片段,未必把握了其整体精神。历史地看,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是与日俱退。从根本上说,毛泽东晚年对陈独秀的评说是其"文革"理论的组成部分,应与"文革"一样属于被否定之列,只有这样才能寻得对陈独秀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论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陈独秀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刘国华毛泽东在三十年代回顾自己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人生道路时,认为陈独秀对他的影响最大。毛泽东这种看法的根据在哪里?笔者以为,这是由于陈独秀所表现的现代人生观和现代人格,引起了青年毛泽东的强烈共鸣,对其人生观的形成和人格和塑造...  相似文献   

4.
记者:我注意到,您非常具有时代感,非常强调从当时的时代环境、时代背景来对某一问题作出评判与说明。那么,您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董仲舒的时代、与二程的时代、与陈独秀的时代、与毛泽东的时代,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5.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愫,在陈独秀前期的思想和革命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陈独秀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时代,陈独秀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位爱国者。作为爱国者的陈独秀,其前期(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即辛亥革命前后,五四前后,建党前夕。 毛泽东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我们研究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就要根据当时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情况,来研究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陈独秀评价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对于陈独秀的评价基本上以1955年为界,前期以肯定为基本态度,后期则以否定为基调.究其原因,主要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特点,他们之间的固有分歧,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毛泽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陈独秀都曾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都自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详细划分。陈独秀对阶级的分析有一个过程,且存在错漏,而毛泽东的分析则更全面、准确、稳定。他们对于阶级划分的体系和标准都有区别,对有些具体阶级的看法也有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陈独秀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教条主义,毛泽东则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如何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和陈独秀都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各自的回答,其思想内容既存在严格区别,也有许多一致性。陈独秀和毛泽东都认识到中国不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一步跳到社会主义,中间需要有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并且,对于这个中间过程设置的意义,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规定等方面,毛泽东与陈独秀都有一致性;但由于思想认识和逻辑的不同,也导致他们对由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中间阶段的社会性质的认识有严格区别,从而在发展资本主义途径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毛泽东农民问题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与毛泽东都对农民问题进行了关注和思考。虽然他们认识深度存在着差异,对农民运动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但陈独秀仍对中国农民问题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对他们的相关认识加以比较和做整体性的评析,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革命思想,并对当前的三农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浅谈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历史功绩王才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而极其复杂的人物。纵观其一生,前期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推动历史前进的叱咤风云人物,后期从时代前进的列车上跌落下来,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角色。而现在有些人在评价他时,往往注重看其后期而忽略...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曾多次肯定陈独秀的功劳,同时也多次谈到在处理陈独秀问题上的教训,诸如"结论作得严重","太着重了个人的责任","图简便省事"。这些教训在陈独秀研究中仍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的思想丰富多彩,他的经济思想中不乏许多闪光的观点,有的观点还值得我们在当今时代借鉴,如“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必经的路程,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平均主义,实行对外开放”等,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其作客观、科学的评价,从中汲取有益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胡绳晚年,以民粹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所作的再评价,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价值。在批判民粹主义问题上,陈独秀与毛泽东可说是殊途同归。陈独秀运用“二次革命”论批判民粹主义,而毛泽东所凭借的则是新民主主义论。这两个理论虽有原则区别,但在与民粹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这是因为,二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有间断的革命和最终的革命目标等方面,见解相似,结论相近。我们应从这一角度对陈之“二次革命”论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4.
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对此不同政治派别和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政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沉默不言者,有哀声痛哭者,有暗自庆幸者。文化人对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肯定,政治人物因为观点立场的分歧而措辞不同的评价,让陈独秀去世之评价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第一任总书记,而且在至今召开过的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连续五次当选为总书记。所以,研究陈独秀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无疑是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篇幅有限,本文不拟对陈独秀作全面评价,在此,仅就创党时期的陈独秀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我们党的建立至今已经五十九年,陈独秀离开人间也已经三十八年了,但是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6.
1953年2月20日晚,毛泽东乘坐“洛阳”号军舰停泊在安庆,接见了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安庆的工作之后,出乎傅大章意料之外,他问道 “陈独秀是安庆人吧?” “是的。他祖籍在怀宁县,生于安庆。” “陈独秀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毛泽东又问。 “据说还有一个老母亲(即陈独秀养母谢氏,已于1939年病逝于四川省江津县),陈独秀后来和一个姓潘的女工结了婚,那个女工现在不知下落(即潘玉珍,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工人,小陈独秀约30岁,南京狱中陪伴陈独秀,1949年11月病死于上海),陈独秀有个儿子叫陈松年,现在安庆窑厂工作,当技师,家庭人口多,收入低,生活有些困难,据说把北京一所房子卖了。” “这所房子,是不是当年陈独秀在北京的旧居,还是《新青年》的编辑部?”毛泽东问。  相似文献   

17.
1953年2月20日晚,毛泽东乘坐“洛阳”号军舰停泊在安庆,接见了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安庆的工作之后,出乎傅大章意料之外,他问道:“陈独秀是安庆人吧?”“是的,他祖籍在怀宁县,生于安庆。”“陈独秀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毛泽东又问。“据说还有一个老母亲(即陈独秀养母谢氏,已于1939年病逝于四川省江津县)。陈独秀后来和一个姓潘的女工结了婚,那个女工现在不知下落(即潘兰珍,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工人,小陈独秀约30岁,南京狱中陪伴陈独秀,1949年11月病死于上海)。陈独秀有个儿子叫陈松年,现在安庆窖厂工作,当技师,家庭人口多,…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理论成果,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陈独秀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病逝于四川江津之后,朋辈们纷纷以挽联诗文追悼纪念,这些挽联和诗文大都对陈独秀的一生做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论鲁迅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郝胜道毛泽东一生未能与鲁迅见过面,这给他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他曾对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见过鲁迅”。①遗憾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毛泽东对鲁迅并不陌生,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