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体育教师要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主线,以体育课为阵地,加强德育教育;结合体育课的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一、挖掘生物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容 中学生物学科的德育内容,是由生物的多样性、分布的广袤性和知识的跨越性所决定的,和其他自然学科相比,更为丰富、广泛、全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我国古代生物科学成就、现代生物科学成就;我国从古到今名的生物学家等。这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国情教育内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低。例如,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为三分之一,林地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耕地的紧迫性;认识到把控制人E:I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三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在生物学中包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主要有: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等。这些都是很多教师应用彳导比较熟悉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的、辩证的观点。这些知识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四是实践观点的教育内容。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例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工农业生产中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五是法律法规教育内容。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等。在教学中贯穿法律条,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进而形成与违法乱纪的行为做斗争的品质。六是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内容。生物科学史,生物科学家的事迹,科学探究的程序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世界观。如果教师对生物教材中的这些丰富的德育内容认识不足,就会不自觉地削弱生物课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3.
王彩霞 《考试周刊》2022,(27):102-107
德育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如何把德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论述,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总结出几种比较有效的渗透方法,将德育与高中英语的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意识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丰富体育课内容,激活体育课教学。品德教育———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有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课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他学科的思想品德教育多以说教为主,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讲座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而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  相似文献   

5.
张浩 《成才之路》2012,(23):11-I0008
根据德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下面谈谈我的主要做法。一、在导入新课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适时地渗透德育,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大有益处的。导入新课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一文时,介绍作者欧阳修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他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在散文上的造诣很高,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德育的重要性也被提上了教育日程。如何提高德育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而德育渗透不仅体现在品德或语文课上,数学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数学在小学课程设置中占的比重很大,因而数学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阶段里更需要结合数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并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课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廉志强 《甘肃教育》2004,(10):18-19
目前相当多的同学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课,课后能认真做作业,但往往感觉到做作业困难。这种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并且成为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原因是教材例题容易、类型少。而练习题难度突然增大,灵活程度要求高。这就造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困难。为解决学生能听懂、看懂而做题难的问题,我采用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如何做好学生的篮球教学成为了每一个中职体育老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篮球作为一项团队合作性运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作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下面本文就立足于学生篮球训练的具体模式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方晓明 《考试周刊》2012,(90):73-73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启蒙作用。怎样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成他们喜爱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需要教师充分地挖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选择带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复杂的演算、谨慎的思考,繁多的逻辑推理中摆脱出来。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瑞英 《新疆教育》2013,(11):58-5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由于教学任务紧,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生活圈子狭小,社会阅历、经验都不丰富,作文教学给师生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善于从课外阅读中寻找创作灵感;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大自然;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是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美育对学生发展的良好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诵读、教师指导及调动学生想象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领悟作品中的美,以达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使其深刻认识到数学的精神与思想。小学生在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后,势必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洪 《新疆教育》2012,(19):130-13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施。教师们感到,文科教学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理科学习的内容似乎很难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笔者在此,就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线索,深入探究并论述了渗透式德育教育,并据此发表了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张燕 《中国培训》2003,(3):53-53
当今的技校生的心理现状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闭锁与交往的冲突。技校的学生,已失去了儿童时的直爽。他们一方面为避免伤害自尊心,产生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而另一方面又希望从长辈处得到指导,渴望被人理解和接近。第二,求知与识别的冲突。技校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急剧变化时期,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求知欲强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心理上还不成熟,还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第三,独立与依赖的冲突。技校的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就在于他们有了较明确的职业方向,考虑问题较为现实,独立与自主的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7.
张兴政 《学周刊C版》2014,(6):200-200
体育课在当今中国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而且新的教学大纲着重强调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健康体质的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已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非智力因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进一步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在当今中国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而且新的教学大纲着重强调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健康体质的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学不仅包含技术性和知识性教育,同时也关注到了德育以及德育的作用和其实施的教学策略。通过整合德育元素到计算机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素养。此外,德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从计算机教学与德育的交汇点、德育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具体策略着重探讨了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以期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及计算机专业素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