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常听学生说:"我一上作文课就头大,不知道从何下笔,根本无话可说."为什么学生作文时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呢?我想,那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写作素材所造成的.其实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是写作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然而学生却不能发现它,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难题,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用敏感的神经和敏锐的跟睛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历来以少、慢、差、费而为人所头痛,因为作文教学向来无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尤其是时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简单地说一下话题启发一下就万事大吉,学生就绞尽脑汁去作文。这种被动式的作文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作文或陈旧老套,或记流水账,或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确实,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现实生活,注意观察和感悟,并反复练笔,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来。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历来以少、慢、差、费而为人所头痛,因为作文教学向来无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尤其是时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往往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后,简单地说一下话题启发一下就万事大吉,学生就绞尽脑汁去作文。这种被动式的作文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的作文或陈旧老套,或记流水账,或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确实,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现实生活,注意观察和感悟,并反复练笔,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来。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山水草木、花鸟鱼虫、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是书.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生活会使作文变得充实、快乐.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生活,多了社会阅历,必然会有很多对生活的认知与感悟,作文当然就有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一、记录生活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一、记录生活  相似文献   

7.
语文老师们常说:上课难,上语文课更难,上作文指导课是难上加难。学生们也常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写作文是难上加难。什么原因让老师和学生都如此头疼作文?关键是写作"资源"的缺乏,让大家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  相似文献   

8.
喻永海 《学语文》2012,(3):59-59
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冷淡化、作文内容虚假化、作文形式套路化、作文目的功利化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普遍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因此引导学生投入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文者,乃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我认为: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研究生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对此,我做了如下尝试:一、感悟生活,表达个性化生活处处有作文。对此,叶老曾打过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其个性。只要…  相似文献   

10.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生活,所以精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学生习作。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习作表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教学中,面对一个平常的作文命题,常有学生迟迟不能动笔写作,即使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写出来,往往也是寥寥数语、空洞无物。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而获得写作灵感和素材?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一、在观察生活中积累素材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瞬息万变,抓住这些"美"的前提,就是认真细致地观察。所以,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  相似文献   

12.
13.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发现学生常常感到作文难,甚至发出作文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主要是因为无米下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拓宽学生写作的源头。毋庸置疑,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用来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而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源自生活  相似文献   

14.
作者发现学生写作苦于捕捉不到素材,感悟缺乏深度,缺乏个性和灵气,针对这种现状,从三个方面:感知生活,触发创作的兴趣;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抒写生活,积累素材和语言,阐述了这些年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16.
积累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积累的范围之广,方法之多,最主要的当属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二者是作文的源与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源导流。  相似文献   

17.
于宪平 《课外阅读》2010,(12):231-232
进入了初中,日记将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她将伴随大家走过美丽的中学生活。日记,《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可见,日记本身就是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18.
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的素材,提炼于生活,却又升华于作者的空间。我们如何能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呢?这就需要我们要教会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中流露,这种流露不是虚伪的夸张,而是要把生活中的素材有感情的抒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哲理诗,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同时也为我们的作文语言训练展示了一个思路,一个让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的思路,那就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言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课外阅读的源头面对我们的学生苍白干枯的语言,我们常常头痛,面对我们学生空洞说教的语言,我们常常是不忍卒读。但是,我们只要积极地想办法,我们学生的语言就会靓丽起来。课外阅读就是使我们的学生的语言靓丽起来的一个丰富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当代的中学生喜爱那些清新明朗的、活泼向上的小说、散文、生活小故事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