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彦辉 《学语文》2014,(2):18-18
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宋词是作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任何形式的语文阅读教学都离不开文本,宋词赏析当然也不例外。孙绍振先生认为阅读过程中有三个主体: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那么,讲宋词,当然离不开这三个主体。中学课堂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那么教师的任务就  相似文献   

2.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粤教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之一,通常是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讲授。在此之前,学生学过必修三中唐诗五首宋词四首以及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歌。而到艚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其中有唐诗42首,宋词17首,若按照顺序一篇篇教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没趣,效果定然不理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授循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宋词一直占有重要比例,在宋词选编篇目不断增加与内容的更新基础上,考虑到宋词选编体现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者及风格、注重审美教育等特点来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宋词。  相似文献   

5.
王万岭 《学语文》2002,(1):19-19
南宋姜(?)的著名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一直是高中《语文》的“保留节目”,但是,这首在今天中小学课本中唯一留下古谱的宋词,却总是被单纯化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讲解,它极其宝贵的音乐价值却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在《扬州慢》的课堂教学中,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创制一种曲词兼顾的新模式,充分展示这首宋词的文学和音乐双重艺术魅力,这在强调素质教育、探求多学科兼容的今天,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关于宋词的豪放与婉约问题潘裕民若问:宋词中有哪些流派?人们必答曰:“豪放”和“婉约”两派。这种分法自明代张提出来以后,一直为人们所接受,解放后的一系列论著也大都因循此说。现在的问题是.豪放、婉约到底能不能概括宋词的风格流派?这种“两分法”的合理性究竟...  相似文献   

7.
夏幸如 《现代教育》2023,(12):26-30
基于“汉服社”的初中宋词教育戏剧的设计与实践,打破了传统的宋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用环境中积极地进行语言实践。由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宋词意象,小组合作,制作瓷器等道具;解读宋词中的衣香鬓影,绘制服饰,书写创作理念;演绎“杭城意象”,创编成剧本,深化对该词的理解,并加以个性化展示。学生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教师全方位提高了个人素养,学校则在师生的践行中形成了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的高中学习中,对于语文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就是说,锻炼自己的各种思维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教学和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而在现代教育所说明的课标要求中,提倡古文和宋词成为一大热点,因此,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宋词研究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本文对此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言愁是宋词的普遍现象,这与宋诗和宋词的职能分工有关.宋诗多以言志载道为己任,而宋词更多的是以娱乐消遣的方式表现人的内心愁绪.当然,在雅化过程中,宋词言愁的风尚也发生了转换.  相似文献   

10.
宋词的发展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宋词中包涵了很多与音乐相关的意象。红牙板作为古人表演乐舞时伴奏的重要打击乐器,在宋词之中也有所体现。"红牙板"意象在宋词中所呈现的场景对于词人表达个人情感有着独特的作用,宋词婉约风格与"红牙板"意象呈现场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词人表达情感的婉约风格和词作形成的场景之间也有着相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教育的“口语化”倾向 语文教育走到今天,越来越世俗化。这种世俗化,体现在对文本的解读和课堂的讨论中,也体现在口语交际,乃至习作的表达中。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口语化的倾向。“说=写,写=说”这样的公式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成立的。语文教育的世俗化,是德国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一种教化的“降格”。之所以出现这种降格,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普遍下降。比如,现在的大多数小学教师,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很少背诵过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学中引进宋词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宋词导入新课,能在优雅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宋词讲解史实,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宋词中结束课堂,能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需注意的事项: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适量、适当;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注意把握宋词与历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相对稳定,调整改进”,这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方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是新课标对阅读鉴赏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我以为2004年高考古诗鉴赏可变趋势有三:一、取材有趋于宋词名家名作的可能古诗鉴赏自2002年改为主观表述以来,两年选的都是唐诗。2004年应考宜以唐诗作为典范引路,适度迁移拓展到宋词的鉴赏训练上去,同时提高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二、组合有趋于两首比较异同的可能1997年以来,古诗鉴赏一直是单一作品独立,定势久了必然要变,也该变…  相似文献   

15.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其中,第17课主要编排了宋词。通过长时间的备课思考和教学实践,笔者深有感触,逐渐总结出一些有关宋词的特定的教学策略。现不揣简陋,付诸楮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说"人胜"     
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是语文教师常备的古诗词鉴赏参考书,该书对唐宋词人及代表作分析透彻,确为经典著作.笔者阅读此书,读及迦陵先生分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认为先生对"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句中"人胜"的说法不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问语文卷哪道题难,相信有不少同学会选古诗鉴赏题。中国的古诗实在是太辉煌灿烂了。唐诗、宋词自不必说,就是乐府诗、清诗、清词的佳作也是层出不穷。高考可以考查的内容浩如烟海。  相似文献   

18.
刘华敏 《教师》2008,(20):64-64
都说语文是最富有灵气的学科,她包孕唐诗、宋词、清小说等,涵养了古典精华,滋润了现代经典;也都说语文是百科知识之母,她贯通古今历史,融汇各类知识。可现实生活中,面对升学的压力、面对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在辅导学生的学习中也是狠抓英语和理科,不自觉地就冷落了语文这一母语,长此下去,我们的母语教学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让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来加强母语教学,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翟晓周 《语文知识》2016,(21):10-12
阅读课该教学生什么?如何教?一直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李仁甫的宋词阅读课例《青玉案·元夕》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一、激趣与拓展促成"生本"语文课堂应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1.重视学生自主预学,给学生基础与信心当前众多的阅读课堂中,虽也有学生的读,但往往是形式上的,比如让学生齐读、朗读,或者听老师(录音)朗读。李老师的课堂全然不是这样,他首先将学生自主深入的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汉语的认识,更是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教育部门给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但是就我国目前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来说,课本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涉及较少,而且大多以唐诗、宋词为主。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利于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以下就从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出发,并结合高中语文课本,看看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