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正>新人种化石现于南非南非人类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1500多块原始人骨骼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并认为他们可能是最早期的人类,活跃于大约300万年之前。纳莱迪人大脑比较小,骨盆和肩膀结构也比较原始。不过,他们的头骨高度进化,牙齿较小,腿骨较长,手和脚的骨骼也和现代人类极其相似。因此,科学家将他们  相似文献   

2.
正1.纳莱迪人2015年9月,古人类学家在位于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西北的一处洞穴中发现1500多块原始人骨骼化石,分属15个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纳莱迪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种之一,生活在距今250万~280万年前。他们身高1.5米左右,接近现代人,而且已能直立行走,甚至可能掌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颠覆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横空出世,它赋予研究人员编辑农作物和动物的强大力量,为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新一轮革命,成为Science杂志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并摘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2020年,这一"基因魔剪"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魔力":首次成功治愈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相似文献   

4.
正这些公司要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要么解决了一个困扰人类很久的医疗难题;要么将原有的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么是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1 Editas——基因编辑技术的"领头人"我们认为2015年任何一项生物技术引起的社会震动和讨论都没有基因编辑多。基因编辑当之无愧是2015最热的生物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家公司开始涉足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但是我们把Editas medicine选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代表,因为它在2015年底宣布,将在2017年开展CRISPR基因编辑人体实验,这有可能是首次人体(in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了解酶如何"编辑"基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观察到了一类被称为CRISPR的酶绑定并改变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过程。科学家们此次通过改造显微镜,看清了Cas9破拆单个DNA的全过程。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了解酶如何"编辑"基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观察到了一类被称为CRISPR的酶绑定并改变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过程。这项发现有望为纠正人类的遗传疾病铺平道路。CRISPR意即"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在上世纪80年代才首次为人们所认知。到目前为止,已发现40%已测序细菌和  相似文献   

6.
CRISPR/Cas9技术不是第一种人类可以靶向编辑基因的技术,但是它却给基因编辑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在此之前,生命科学家几乎不敢想象可以如此简单、低成本地在生物在体进行基因编辑。目前,从CRISPR技术的生物作用机制到其在体基因编辑的开发和应用,乃至精准医疗,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工作。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将对最前沿的CRISPR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13,(6):2
诞生克隆羊"多利"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一种转基因猪,这种猪对非洲猪瘟具有免疫力。通过这种方法繁殖的猪,携带了一种对非洲猪瘟有免疫力的基因。除猪以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  相似文献   

8.
正被称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分子或基因剪刀已经在生物医学和生命领域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巨大影响。除了对人的基因和人类胚胎的编辑引发巨大争议外,目前这一技术在编辑动物基因方面获得相当多的成果,为治疗人类疾病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两个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给现在热门的被称为"基因魔剪"的CRISPR技术泼了冷水:CRISPR编辑成功或增加患癌风险。两个团队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造成的DNA双链断裂,会激活p53蛋白通路,引起人多能干细胞的凋亡。也就是说,经基因编辑后还能存活下来的细胞,通常存在p53功能缺陷。p53缺陷是至今已知的与癌症相关的最普遍的基因突变。p53基因被称为"抑癌基  相似文献   

10.
1、研究目的所谓的基因编辑技术指的就是研究人员为了使得特定的某种目的能够被达成,而去修饰动物的遗传组成的过程,这以技术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相对较强,其对于整个基因遗传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相关人员精确的对DNA进行添加、删除、置换操作,进而使得基因能够依照人们意愿所呈现。CRISPR/Cas9系统是通过对一种RNA的调控来达到DNA修饰的目的的基因编辑工具。  相似文献   

11.
1、研究目的所谓的基因编辑技术指的就是研究人员为了使得特定的某种目的能够被达成,而去修饰动物的遗传组成的过程,这以技术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相对较强,其对于整个基因遗传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相关人员精确的对DNA进行添加、删除、置换操作,进而使得基因能够依照人们意愿所呈现。CRISPR/Cas9系统是通过对一种RNA的调控来达到DNA修饰的目的的基因编辑工具。  相似文献   

12.
李大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9-I0010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困扰世界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突破 我科学家率先解析30纳米染色质高清晰结构 困扰研究人员30多年的最基本分子生物学问题获得了突破。4月25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长篇论文,宣布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这使人类知道了决定同卵双胞胎存有差异的“30纳米染色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这是继进化论、相对论、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又一项伟大创举,是人类认识自身、解读生命奥秘、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里程碑。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人类10万个基因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基因种类,才使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缤纷多彩。●懒惰基因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在研究某种果蝇时,发现部分“好静”者拥有“懒惰基因”。因此,那些不愿运动的人可能不必再寻找各种借口赖在家中了。研究人员相信,可以进一步创造出刺激运动欲望的特殊疗法,使因少运动而体弱多病的人恢复健康。▲外遇基因据澳洲一项最新…  相似文献   

14.
正从黄金手指、神话蛋白到CRISPR,从人们努力理解自身到试图抗击病痛以及对基因科技的未来预测,这是一本逻辑脉络清晰、内容深浅兼备的生物学热门进展科普著作。作者王立铭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科学家,从孟德尔的"豌豆试验"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字讲述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至今的一路高歌。人类怎么确定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蛋白质?基因疗法中,借病毒插入基因片究竟该如何操作?基因技术的前  相似文献   

15.
广闻博见     
蚊子基因有助阻止疾病传播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蚊子——Aedes aegypti的免疫系统基因能帮助预防黄热病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在人类中传播。黄热病和登革热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感染超过50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5,(12):40-40
美国科学家9月8日说,基因分析表明,直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快速进化过程中,而且这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兴起有密切联系。早先的化石和基因证据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在约60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家”,此后人类祖先的大脑快速进化,并产生了较高级的认知功能,直至距今约20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为止。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现代人类大脑在生理上已经“定型”了。由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蓝田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人类体内管理脑容量大小的两个基因的演变进行分析。他们共搜集了世界各地59个民族、1000多人的基因样本,并发现这两个基因都正在进化…  相似文献   

17.
世界真奇妙     
人类和鸡拥有同一个祖先 科学家们破译了鸡的基因密码,发现鸡约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约在 3.1 亿年前,鸡与人类拥有同一个祖先。 这份原鸡 (家鸡的祖先) 的基因序列草图显示,原鸡约有 2 万至 2.3 万个基因,其基因数量与人类大致相同。这是首次对鸟类和恐龙的后代进行基因排  相似文献   

18.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19.
<正>只需改变一个基因,修改过程就不停地持续下去,直到所有的类似的基因都被修改。这种过程如同连锁反应一样,被修改的基因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直到散布到整个种群。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科幻大片,而是利用一种最新的基因技术来实现的。这种技术叫做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基因工程学中最为耀眼的新技术,其研发者已经获得了201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CRISPR/Cas9系统最初是从某些细菌身上发现的,它是细菌用来对付入侵病毒的。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系统可以用来修改某些  相似文献   

20.
<正>Nature《自然》发布"2018年度十大人物"Nature封面:数字10。Nature杂志第773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自然》杂志2018年遴选出的10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囊括了一些重要的科学事件,从超导态发现到饱受批评的人类基因编辑。这10位人士是:石墨烯科学家曹原,洞察人类的古遗传学家Viviane Slon,CRIS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