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沈绪榜,男,湖南临澧县人,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1月出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领导了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沈绪榜于20世纪50年代末参加"两弹一星"专用微计算机研制,先后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箭载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俄罗斯宣布新一代"幽灵列车"(即"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式洲际导弹系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测试工作已顺利完成。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称,导弹列车有望在2020年部署到俄战略导弹部队,参加战斗值勤。消息传出,世界哗然。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导弹列车已退役10年,为什么要重新研制令世界恐怖的"核弹幽灵"?俄罗斯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国外一些媒体开始热炒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有美国媒体称,东风-41洲际导弹具备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的能力,射程覆盖美国全境。其实,当今世界战略导弹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美俄等军事大国。战略导弹是当今世界最具威胁的武器从二战中德国研制和生产V-1、V-2导弹开始,导弹在战争中粉墨登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导弹已经发展成多种类、能从多种平台发射、打击各类目标的庞大家族。现在能自主研制生产导弹的国家已有27个,导弹  相似文献   

4.
蔡小斌197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为西工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和陕西省“八五”立功劳动竞赛标兵称号,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10年来,他先后参加了5种新型飞机和变后掠技术研究的综合测控系统的研制工作,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蔡小斌主持“变后掠飞机协调加载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该大型复杂控制系统的动态协调控制问题,在国内首次突破了随飞行高度和马赫数变后掠机翼的关键控制技术.为此,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变后掠驱动机构试验台计算机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项目,获航空航天部科技二等奖.他主持了两种飞机试飞数据处理系统(GDS)的研制工作,完成两机鉴定试飞任务并获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他主持完成了某型飞机变几何形状进气道调节系统的试验项目,保证了该机首飞成功.目前,蔡小斌正主持两项“铁鸟试验台”加载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并担任这两个项目的校内联合攻关技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从业生涯里,余梦伦只干过一件事,那就是给导弹和火箭设计"最佳飞行路线"。他当过的最大的"官儿"就是"弹道组组长",可他却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50多年,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完成了"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海上发射优势多海上发射模式是除火箭陆上发射场发射、特种大型飞机平台空中发射之外,又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发射方式。火箭为何要进行海上发射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高磊说:"与常  相似文献   

7.
核潜艇功勋     
王建蒙 《金秋科苑》2013,(15):17-22
1988年9月27日,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跃升到一个新水平。那一年,我正任职于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同导弹、核潜艇研制人员及海军官兵一道,在我国海军试验基地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任务现场度过了100个日日夜夜。25年过去了,每次回想起来,我的内心仍会激情难抑。  相似文献   

8.
矢志强国.山攀绝顶我为峰。 他参加领导并研制成功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为国际首创: 他参与了我国一系列重大疫苗制品的研制发展工作.均作出了划时代的重要贡献; 他获奖无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部级奖科技进步奖10项……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火箭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40多年来,中国在成功研制战略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长征1号、长征2号、长征3号三个系列8种运载火箭。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300千克到11 00千克,最大可达136 000千克,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1 500到5 000千克。  相似文献   

10.
魏岳江 《百科知识》2012,(13):62-63
正早在2006年11月,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黑德上将访问中国,他曾表示,自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接触中国海军以来,中国海军能力已大大增强,进入"蓝水"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截至目前,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色完成了包括保障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出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充满雄心的导弹制导控制和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领导并参加研制的国家高新工程和金税工程等都成为我国国防和税收的“护门神”;作为集团公司总经理,他仅仅用两年时间就甩掉了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丐帮”的帽子。  相似文献   

12.
刘兴洲(1933.3.17-)冲压发动机专家。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在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委高级顾问.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副总研究师,主持研制成功二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机弹一体化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试验研究、"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报告"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等项目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王守觉院士一直从事信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他早年研究解决了“两弹一星”所需计算机的基础器件:1958年研制成中国首只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使频率由2兆赫提高到200兆赫,解决了高速晶体管化计算机的需要。1963年在我国首先研制成硅平面工艺和平面器件,保证了为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109丙机的研制成功。并研制成国内最早的4种固体组件,为专用微机创造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充满雄心的导弹制导控制和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专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领导并参加研制的国家高新工程和金税工程等都成为我国国防和税收的“护门神”;作为集团公司总经理.他仅仅用两年时间就甩掉了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丐帮”的帽子。  相似文献   

15.
徐大伟 《知识窗》2008,(4):35-37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钱老的风范     
从1964年4月到1989年底,在25年间我一直在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部从事导弹与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有机会多次直接向钱学森同志汇报技术工作,聆听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钱老的风范     
从1964年4月到1989年底,在25年间我一直在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部从事导弹与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有机会多次直接向钱学森同志汇报技术工作,聆听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俄罗斯将重启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的计划,这个被西方冠之为"死亡列车"的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于苏联时期首次实战部署。该系统以机动性强、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而闻名于世,后因种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何谓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它又是如何部署和机动的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科技》2004,(10):30-31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美国《国家利益》刊发文章称,中国已形成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尤其以"红箭"命名的反坦克导弹家族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先进武器品牌。"红箭"导弹已普及到世界各地。红箭-7 3: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导弹是中国本土制造的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它借鉴了苏联"萨格尔"导弹的技术,性能有所提升。20世纪70年代,红箭-73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军装备序列中反坦克导弹的空白得到填补,开辟中国反坦克弹药精确化的道路。红箭-73导弹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