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教育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逐步更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在被接受的同时,也融入了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开展了"以情优教,适时引导"的教改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在"以情优教,适时引导"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采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目前学生较广泛的学习依赖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架起探究问题的平台,以情优教,激活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让课堂教学不仅能传授学生知识,还能充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能力呢?我借鉴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性学习理论,探索将问题解决、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情感锤炼熔为一炉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问题探究教学法"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所谓问题探究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3.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通过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和探索。"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卢登平 《小学生》2010,(11):12-13
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必须建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十分重视教师反思意识的培养。教师反思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其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反思能力的形成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缺乏自我反思能力,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在探索研究中,我认为可以在错题改正、单元分析、课堂反馈、阶段自查、效果对比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同时不同年段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而逐步形成反思能力,最终实现"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适应企业生产的技术人才的关键是“重在实践”,即在对培养目标、考核标准与方式、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言,即引导学生由为考试而学习转向为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能力而学习,不但教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会学、会用知识。我的具体做法是: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试点,以机械行业的典型部件——减速器设计为教学主线,以工程设计意识、设计计算能力、工程图绘制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成绩考核与评定为指挥棒,在理论教学中融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于一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大环境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无限地将课本内容进行整合这一问题就应运而生。我们在莱芜市莱城区教研室的领导和倡导下,积极进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人掌握一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人具有独立获取信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本若只起习题册的作用,而忽视教学作用,就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认识,我根据数学课堂中学生为主体的学情,教师为主导的教情,将教学活动分为:通过精心设计"引入"、有效指导"阅读"、适时"讲解"、分层次安排"练习"4个阶段进行,简称"引"、"读"、"讲"、"练"4段。其中"读"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逐步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凭借数学课本这个中介,努力"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起到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实现。由于对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缺乏明确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应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一、引导适时探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能开展主体性学习,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从模仿到主动,逐步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做到适时、必要、谨慎、有效,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学实践可以促使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动"教"向学生主动"学"转变.教师应明确学习能力的内涵及其与培养之间的动态关系,分阶段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能力培养以任务的形式融入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使教与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地学野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真正使新课程改革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把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对学  相似文献   

12.
白云小学以冷冉先生"情·知教学"为理论支撑,构建以"四轮驱动以情优教,五环聚焦以学定教"为主要特点的"和乐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引导教师结合不同学科、课型、师生实际应用基本模式,提炼了十几种基本模式下的不同教学样式。课题研究改变课堂的同时,逐步改变了学校文化,尤其是与课堂密切相关的学习文化、学生文化和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理解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不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就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那如何利用好这种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觉得要注意这几方面:一、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现阶段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学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探寻知识的规律."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市所创建的"六模块"教学法就十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对"六模块"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16.
罗庆云 《考试周刊》2013,(23):57-5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能真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增强能力,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创造条件,适时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7.
自我学习能力,应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上面进行引导和提升。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则需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具有"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个别差异,进而加强个别指导,使得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逐步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获。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探讨,指出首先应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入手,其次要注意适时引导.善于变换课堂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肖祈福 《教师》2020,(3):52-5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的角色,要巧妙驾驭课堂,善于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做到"错误处"适度纠偏,"肤浅处"适时引领,"关键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既掌握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