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2007,(6)
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课前导入激趣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愉悦化、课堂尾声激励化,激活语文课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材料、教学方式的兴趣是我们教学的关键,也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所应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点燃学生求知火花,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一、充分重视课前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别小看课前导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导入的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以高昂的兴趣、活跃的思维进入学习。激趣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1.悬念设疑激趣法:设置悬念是燃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的前提,能让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情景,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  相似文献   

3.
正兴趣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积累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其知识在逐渐深入,理解难度在不断上升,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激趣"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设疑激趣,引发活力设疑激趣,就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相应的疑问,让学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可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此,语文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整堂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堂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从多媒体导入、绘画导入、故事导入、设疑激趣、简洁明了、新颖趣味六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语文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5.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繁琐的讲解,而应该是简约而激趣的课堂,它凝聚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激趣是语文课堂的一扇窗,可以用这扇窗开辟语文课堂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的导入要紧紧围绕以下标准来进行:其一是内容要扣住文本,语文的课堂教学要作内容上的铺垫;其二是以激趣为主,选材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三是时间安排要合理,长篇大论式的导入语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语文课  相似文献   

7.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导入语的激趣性、过渡语的巧妙性、评价语的激励性、总结语的提升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8.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语文课堂导入,应遵循四原则:切题;激趣;精练;灵活。语文课堂导入基本的九种方法:开门见山法;解题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提问设疑法;故事导入法;引用导入法;形象直观法;相机行事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学生,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完全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最先关注"人"的理念.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学中应以生为主创设激趣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11.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12.
周学堂 《成才之路》2021,(11):108-109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章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激趣导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授课方式;课外拓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自主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进行激趣,以确保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高效而精彩的语文课堂愿意学、乐意学。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激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否能够成功激起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谓激趣导入,就是要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努力寻找一个新的着眼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的心理与思维都兴奋起来。"激趣导入"主要有故事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巧设质  相似文献   

15.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趣——理所应当成为我们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寓教于乐,让情与趣溢满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更有意义。可以说是我们小学教师执教的永恒追求.而“情景导入、探索新知、课间活动、多样练习”不失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趣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根妹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203-204,196
小学科学课宜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奏响"激趣、探究、评价"这课堂三部曲,即:激趣导入,奏响课堂教学的序曲;引领学生探究,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多元评价,体验快乐,让课终音犹在。  相似文献   

17.
追求有效教学是新课改关注的主题,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下面谈谈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感悟。一、激趣导入,有效激发求知欲望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管理者,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必须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既然快乐语文是一种教学实践,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发掘文本的快乐因素,构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一、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1.激趣开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开篇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的。教师以巧妙的形式激趣导入新课,能够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学长春版四年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A5):27-28
高三语文复习中的"激趣"行为应是符合新课改"自主""创新""人文"发展要求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的自在愉悦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表现为语基复习中的"激趣"——在站立读书、比拼训练、自主学习中获得快乐与进步;也可以表现为文本阅读复习中的"激趣"——借助识记方法、模仿练习,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使学生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获得别样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它是学校教育的第一平台,是学校教学的枢纽。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五点",就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一、设疑激趣,设计好"起点"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就是指"导入新课"。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