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动式作文批改,指的是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参与批改活动,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中,学生的习作"一批定性",好或差由教师说了算,学生一般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而在互动式作文批改中,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不同甚至反对的看法,而教师必须认真给予答复或共同进行探讨。互动式作文批改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教师评批、学生订正修改、学生返评、教师再批改。  相似文献   

2.
陈明杰、陈永睿老师的《学生互批作文之不足说》(《语文教学通讯》2000.7)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指出了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陈文审视的角度仍然没有超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批改观念,学生互批作文的不足,完全是在教师“失控”的情况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批改的不足。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实际上由传统的单向批改变成了三向循环批改,其相互关系如图示:1.陈文中阐述互批作文不符合信息反馈原则,不利于作文教学。其实,只要在教师主导下,这种互批互改学生①学生②老师评讲教师老师批改信息反馈不仅仅局…  相似文献   

3.
传统英语作文的批改方式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有的教师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面批面评。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教师很快就会失望地发现学生没过多久就把作文批改的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造成了"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的批改结局。因此,改变英语作文批改徒劳无功的现象,是当前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卢波 《广西教育》2013,(10):75-7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以往的作文教学多强调学生写、教师改,且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这种方式不仅使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还让学生失去了主体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根据作文题材、内容、文体等,灵活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从批改作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批改的方法形式多样,各不相同。我在多年的作文批改中尝试了——赏析式作文批改的方法。无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还是对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何谓“赏析式作文批改呢?”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边欣赏、一边分析学生作文优缺点的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批改结合,方式多样,掌握原则,搞好讲评。一、基本理念1.批改结合赏析式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大部分。“批”分为眉批和总批,眉批一般写在作文右边的空白处(要求学生留出3~4格),主要指出作文在字、词、句、段、标点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作文批改的主要弊端,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单边批改为"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的多边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们在作文批改上一直走教师包办的老路,教师耗时多、费劲大,一次作文批改下来,弄得精疲力尽,收效却甚微。教师把学生的作文用红笔精批细改,学生拿回作文,只看看等级,看看简单的批语,有时连翻都不翻就塞进桌洞里去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太多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改进方法,让学生当老师,也来批批作文,从中"悟"也出点作文之道,认识作文的规律,提高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命题的提出对学生作文详批细改的做法,有其可取之处;但它耗时太多。以每篇用时10分钟计算,每位教师两个班,约一百篇习作,则每次批改耗时大概不会少于18小时,按正常的工作程序,一周时间是无法批改完毕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已不把详批细改作为主要的作文批改方法。对学生作文不进行详批细改,用时虽然少了,但往往缺乏批改的明确性,学生对自己每次作文的得失也不能心中了了。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一项工作 ,耗费时间多、精力大 ,而且教学效果往往不明显 ,还经常遭到责难。面对这种现象 ,许多教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本文拟对此谈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作文批改应多批少改作文批改的关键在于批和改的内容要对学生有启发 ,能打开学生思路 ,让学生有所收获。一般说要注意这样两点 :1 )要多批少改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顺着学生作文的主体思路去思考。改文或修改的建议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心理 ,要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 ,可改可不改的地方一般不改。切不可由教师越俎代庖 ,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完成之后,要进入作文批改环节。传统做法是学生互批,教师抽查抽批,然后由学生自己订正。由于作文批改与学生即时思维脱离,这样的作文批改难以形成有效促进。因此,建立作文"多元"互改新平台,是现代作文教学的实际需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最好做到精批细改,似乎精批细改的教师是好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就是一篇达到教学要求的作文。是不是真如此呢?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精批细改如果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话,那也是达不到作文批改的目的的。况且,每篇作文的批改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改、讲评在习作教学中尢为重要,其中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最令语文教师头痛的事,既费力,又不讨好。学生精心构思的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细致评批和评价,可每月几百篇的大小作文,教师要做到每篇部精批细改,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语文老师不去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到时候也就会导致“江郎才尽”的。再说传统那种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作文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多大明显成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作文批改的效益,可以从以下两步骤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3.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14.
习作批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习作指导的继续与深化。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批改中,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叶老先生道出了习作批改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习作批改中应该多批少改,讲究批语艺术。教师的批语要建立在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上,是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批改强调教师坚持因人而批的原则,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强调教师批改时保持学生写作的原意,尊重儿童的真实表达;强调教师批改时坚持正面鼓励,让学生写作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工作便是作文批改,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是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不但费时间,而且收效小,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批改方式亟待改革,应从教师一人包办代劳到放开手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互批自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评改,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常常感叹:“教语文要是不用批改作文,那就轻松多了。”的确,批改作文是令所有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以前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对文章大动干戈,直到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遗感的是,学生对教师不辞辛苦的行为根本无动于衷。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所写的批语认真思考,更不要说去找教师探讨。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出现倒退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生自改作文是相对教师的批改而言的,包括学生独立修改自己所写的作文或修改同学的作文,或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自己或同学所写的作文。提倡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水平和作文实际,在作文批改方式上进行改革,采用学生互批、互评、互改与教师改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教给学生批改的范围。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求在立  相似文献   

19.
互动式作文批改,指的是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参与批改活动,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在传统的作文批改中,学生的习作“一批定性”,好或差由教师说了算,学生一般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而在互动式作文批改中,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不同甚至反对的看法,而教师必须认真给予答复或共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总是本本详批,却不见成效。如何让有效批改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我想首先要把学生的作文作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其次要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最后批改时不要多批多改,应该精批少改。如果能够在批改作文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更上一层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