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不仅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本文针对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构建预设与生成相适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本文在理解预设与生成概念、感悟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探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与生成,把握好两者的尺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多样化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自然转化中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刘明霞 《小学生》2013,(7):75-7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逐渐趋向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教学预定效果,就要做好预设以及生成间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成功预设数学教学方案等。本文对当前数学课堂遇到的困扰,针对预设与生成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小学数学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当重视课堂中的交流合作,无论是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还是师生间的交流探讨,这些能够促进课堂教学中的人才培养。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一、做好课堂预设,丰富课堂教学想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做好合理的教学预设,并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预设是教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思考、发现,不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  相似文献   

9.
林慧 《黑河教育》2014,(12):40-40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预设进行思考与探索,力求让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姚家高 《考试周刊》2011,(75):98-99
教师在按照自己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准备好回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要处理好"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互动发展、动态生成”的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如何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效处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预设?如何保证课堂生成资源的科学性及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清本质,领悟实质”是前提 理清预设与生成的本质,领悟其实质是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融共生的前提.随着教师教学理念水平的提高,大家已逐渐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倡导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站在全新的角度上,重新加以审视,重新认识教师,在更广阔的舞台空间中重新认识学生。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两方面,谈如何全新地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课堂教学之前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预设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创新,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它既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要有针对性地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课堂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目的。如  相似文献   

15.
所谓“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对应于“预设”,因预设而精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把控教学预设,引发智慧生成.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李富霞 《新疆教育》2012,(18):70-70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活动,本文从巩固基础知识和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视域出发,结合练习教学实践论述了小学数学练习中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变异情况的对策:①练习的预设包括教学目标的预设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预设;②练习教学过程变异情况包括跳跃性变异、意外性变异和阻滞性变异;③课前预设与过程变异的互容。  相似文献   

17.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预设,同时也需要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建明 《考试周刊》2010,(48):82-82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些生成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就出现了数学课堂的"出轨"。因而在课堂上,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是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生成性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预设”和“生成”的新理念不断涌现于我们课堂教学之中。实践表明,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处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正确理清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明确预设与生成这二者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联系,将这二者辩证统一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有利于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干扰着这一发展,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关预设与生成的适配做出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