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转型需要主动结合城镇化进程进行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指导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出发点,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途径。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在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进行全面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随着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的问题更加突出.应采取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等对策,不断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生源、优质师资和教育投入向城镇流动,造成农村学龄人口和教育资源不断减少,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资源浪费、质量下降、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困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注重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教育不公平现象日显突出,制约着教育的公平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阻碍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等方面。农村义务教育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对于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公平发展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城乡分割体制下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校的“空壳化”和“村落学校的终结”。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不能走“极端”城镇化,要遵从城乡空间和功能差异,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及文化意义。同时,要创新教育要素供给,在教育经费拨款、教师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流动、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开展系统改革,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并且,要强化政策主客体间、纵向政府间以及政府横向部门间的政策协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义务教育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大量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大城市需要综合统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予以应对,对其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深入思考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压力作为一种客观状态,对其进行概念和学理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城镇化下教育资源与学龄人口之间的矛盾。而所谓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不降低已有教育资源水平前提下,义务教育学段的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最大数量的支撑、承受能力或限制、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条件普遍改善,义务教育广为普及,人均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相对于城镇,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比较大,实现教育公平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农村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村教育问题转移到了城市。基于此,需要确立城乡一体的动态发展观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明显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村学校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当前农村学校的发展仍存在短板。明确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推动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保障,完善农村学校的评价治理,逐步统一标准,有助于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反映,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要求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政府责任、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育补偿、质量保障、社会监督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传统定位已不适合城镇化的社会背景,暴露出了如不适应城镇化社会转型的需要、可能导致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内在价值被弱视等问题。城镇化要求克服城乡二元割裂的思维定势,对农村教育重新定位。21世纪的农村概念、大教育观、文化多元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我们在城镇化背景下重新定位农村教育提供了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渗透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样就使得同样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儿童的命运完全不同于城市儿童,大部分儿童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失学和辍学。基于农村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论,大力提倡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样就使得同样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儿童的命运完全不同于城市儿童,大部分儿童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失学和辍学.基于农村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论.大力提倡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生存、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动因.关于农村城镇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本文着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观念定位、学生的素质定位及课程的改革定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都将城镇化摆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是2014年陆续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既关系到农村社会转型,也关系到农民个体转型。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传统定位是"为农服务",过于强调为农的工具性。显然,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为农性"定位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也可能会导致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还会弱化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内在价值。由此,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对农村教育重新定位,定位中需要考虑到农村教育的地域问题、教育对象多元化问题、教育与产业的关系问题,最终从经济、社会、法治等三个方面对农村教育进行重新定位,进而推进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远程职业教育:渗透农村义务教育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运行的制度是不分区域的、完全一致的,义务教育后部分学生进入义务后教育.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样就使得同样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儿童的命运完全不同于城市儿童,大部分农村儿童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年都有大量的儿童失学和辍学.如何解决农村儿童失学、辍学问题,是现代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问题.文章认为,基于农村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论,大力提倡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远程手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形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根本在于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文章对农村学生享受义务教育的起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农村学生在享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从而提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走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起,我国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长效保障新机制。这一改革措施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村少年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推动了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间的均衡发展,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农村教育(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相对于整个教育均衡发展而言,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同时教育政策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关注教育公平,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最大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