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读过郭廓的一首诗——《ok,克隆》:20世纪的奇迹/最为神奇的要数克隆/羊的温顺豹的凶猛/鹰的矫健鸟的啭鸣/从此,可以批量生产/可以再版印刷发行……/科学家的睿智/让诗人的想象黯然失色/总有一天,还要克隆人/但是,千万别让其失去人性/还是克隆一颗童心吧!/为人类带来新世纪的光明!诗人说得好啊!当今,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缺少的就是一颗童心。如果人们都怀有一颗纯真的童心,社会就和谐了。或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深爱儿童、喜欢儿歌的潜因。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瞭望》周刊第27期刊登了该刊记者华卫列的文章“基础教育路越走越窄”,他一开始就引用了流行于学校的儿歌:“太阳当空照/僵尸对我笑/骷髅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心情特别好/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这首儿歌在全国普及之广,传播之快,让人费解吃惊。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小球毛茸茸,好像棉絮好像绒。对它轻轻吹口气,许多伞兵飞天空。小伞兵啊小伞兵,飞到西来飞到东。待到明年春三月,路旁开满蒲公英。"这首儿歌《蒲公英》相信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儿歌中,蒲公英随风飘散的优美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高效的降落伞蒲公英,相信同学们都见过。蒲公英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借着风力向四面八方传播,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  相似文献   

4.
<正>就向宇宙发射个信息,让外星人知道:我们爱你——"我要控制我自己,不会让谁看见我哭泣,装作漠不关心你,不愿想起你,怪自己没有勇气。心痛得无法呼吸,找不到你留下的痕迹……就向流星许个心愿,让它知道我爱你!"——张柏芝演唱的这首《星语心愿》虽然抒发的是人类  相似文献   

5.
扔掉了一枚五角星,也许同时就扔掉了一颗纯真的童心!  相似文献   

6.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女诗人。她在母亲的引导下步入传统儿歌的乐园。这些儿歌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对她今后的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她的《儿歌集》中可窥见传统儿歌的影子。本文以克里斯蒂娜的《儿歌集》为文本,试图解读传统儿歌对其儿歌创作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部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小河     
正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小河边吱吱歌唱的水车/哦!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在向您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念故乡的小路/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哦!妈妈/如果有一支竹笛在悠悠响起/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这是一首深情的,略带忧伤的歌曲。每当我动情地唱起它时,总会引起亲友们的乡愁,甚至眼泪。是啊,故乡的小河是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情结。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流过了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流进了我们的梦里……童年时:当明月向河面洒下一片粼粼波光时,我常常静静地坐  相似文献   

8.
谢梦然 《科学中国人》2009,(6):I0003-I0004
人生最绚烂的字眼是什么?是的,它就是青春! 电视剧《蹉跎岁月》里有一首主题歌——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没有青春的岁月,就像干涸的小河,永远也无法唱响奔向大海的恋歌!青春的岁月,让人充满力量和期待.充满求知和志向,也充满希望和信心。它是上苍赋予每个人一生的最高贵的礼物!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创刊号中《强者的悲哀》这篇文章,先给人一个问题让人深思,但文章的解答却会让人出乎意料,如果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神枪手比赛,人人都在电视上看过;赤壁之战人人皆知。但谁又读过贵刊这样新奇和细致的回答呢?所以这样的文章最生动有趣,最让我们喜欢。——山东省东明县程振兴看完了创刊号上的文章,我惊讶不已,因为很多问题自己闻所未闻。再读,便觉得自己像《百年孤独》中的布恩地亚《,百科探索》就是《百年孤独》中的莫尔基阿德斯。——湖北省鄂州市曹磊大科技下半月刊拿到手中,着实让我大饱眼福!很多难解的社会问题也搞明白了…  相似文献   

10.
霍巧莲 《科教文汇》2012,(34):F0002-F0002,F0003
儿歌创作,看似小儿科,但真正能创作出为幼儿喜闻乐见、代代相传的儿歌并不容易.儿歌,接受者主要是低幼儿童.受限于这个阶段儿童本身知识经验少,语言处于学习的过程中,创作儿歌所选词语只能是浅显易懂的"浅语".要在有限的"浅语"中照顾到儿童好奇求乐的天性,写出儿童趣味,真如在螺蛳壳里舞蹈,要跳得出优美的舞姿,实属不易.谢之峰先生不畏创作的艰难,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从自己创作的4000多首儿歌中挑选出描绘自然的儿歌400首结集出版为《走进大自然》.在《走进大自然》中,读者得以了解谢之峰的儿歌创作风格特征及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全套儿歌集《走进大自然》由四本书组成,分别适合于0-3岁、3-4岁、4-5岁、5-8岁的学前儿童.这是一套图文并茂、不可多得的低幼儿童读物.打开这本书,就仿佛展开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画卷.幼儿在耳畔喃喃的儿歌声中,眼前展现着逼真生动的一幅幅画面,能让其在翻一翻、听一听、看一看中认识多姿多彩的事物,学习规范的语言,陶冶情操,愉悦心情.  相似文献   

11.
谢飞  张洁 《科学大众》2014,(10):37-40
<正>我踩着爸爸的脚印,向村子里走。爸爸的脚印很大,踩进去,我都不认识自己的脚印了。我看见家了。我看到爸爸正在屋檐下挂一条大鱼。那大鱼的身子被报纸包着,露出头尾。我摸出最后一颗鞭炮,点燃,然后一扔——"啪!"——选自《小水的除夕》亲爱的小糯米们,当你拿到这本杂志的时候,时间已是深秋。我们过完了中秋,过完了国庆,下面令人期待的节日,除了元旦,就是那一年一次的盛典——新年了。新年总是会令人向往与喜悦。除了有新衣、压岁  相似文献   

12.
<正>唐代诗人贾岛写过一首《三月晦日送春》:"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无怪乎诗人会对春天的逝去怅惘万分。春去花不在,诗人情怀要向何处寄托?但是,就算是在炎炎夏日之中,也有一些植物在似火的骄阳下勤开不辍,这其中就包括本文要介绍的主角——木槿。  相似文献   

13.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爱情小唱》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以人为本,崇尚爱情。并且诗歌可以使人不朽。他创作的"斯宾塞体"对后世的英国诗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春芳 《科教文汇》2008,(14):166-166
斯宾塞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十四行诗《爱情小唱》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诗歌的特点——以人为本,崇尚爱情。并且诗歌可以使人不朽。他创作的“斯宾塞体”对后世的英国诗人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爱莲 《知识窗》2013,(20):78-78
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卢延让锤炼语言的真实写照,道尽了文学创作中炼字的艰辛。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下,加注了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以及吟成之后的欢欣。  相似文献   

16.
距离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这首小诗《远和近》仅用六句话便形象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隔如霄壤的距离。这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是无数现代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7.
你来我往     
三个小问题当我看到《T3世界发明》的时候真是太兴奋了,这正是我一直期待的杂志类型!它让我了解到这么多最新电子动态,增长了不少知识。希望贵刊一直红红火火地办下去! 在贵刊3月号上我看到了一种应用在苹果电脑上的软件GarageBand,可以用来编辑音乐。可是恐怕它不能兼容Windows电脑,能不能问一下哪里有卖支持Windows类似软件?此外,目前在中国买苹果电脑是不是实用性不大呢?  相似文献   

18.
诗歌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诗歌艺术发挥和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诗歌艺术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离不开欣赏和批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新闻编辑布莱恩特的《致水鸟》就是一首很值得品读的短诗。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1794-1878)是美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诗人,被誉为“炉边诗人”。他发表第一首诗时只有十岁。他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并在诗中探索生命本体与宇宙精神的神秘契合,形成一种严谨而和谐的诗风。他的《致水鸟》(To Waterfowl)这首诗曾被英国诗人兼批评家马休?阿诺德称…  相似文献   

19.
风从四方来     
<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是宋代诗人朱熹的一首代表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致,有人认为,作者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愿望。在这首诗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东风。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景物、自然现象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内涵,风就是历代诗人钟情的对象之一。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们又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旦进入诗歌之中,风就不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它还是诗人情思的载体,寄托了写作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0.
老鼠,历来是人类的大敌,比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也跟同类一样,从小对老鼠没有半点好感。但是,一只小老鼠遇到了一位诗人,奇迹出现了,小小的老鼠登上了神圣的文坛,这就是罗伯特.彭斯的绝唱《致小鼠》。本文试图就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人生境遇分析了《致小鼠》的创作背景及其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