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与课程是教育学中一对重要的关系范畴。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来源,是课程设计与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知识观的新发展以及它对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并探讨了新知识观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知识观的转型 本次课程改革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知识观的转型。知识观的转型指的是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变,正如利奥塔指出的:当社会进入众所周知的后工业时代,文化进入众所周知的后现代时期,知识的状况被改变了。利奥塔用后现代知识来表述这种新的知识状况,目前关于后现代的理论在学术界是错综复杂,褒贬不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思潮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课程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程改革之风虽已刮起,然而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对目前大学课程本质观进行深入思考后,发现传统的课程本质观遵循着一条以知识为主的路线,忽略了人的发展;而意义课程观的出现则把课程的核心从“知识”转移到“促进人的发展”,重视意义的生成,从而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水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的种种假设、见解与信念。知识观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基于新知识观的启示,课程改革应确立如下新的课程理念:开放、生成的课程本质观;基于知识掌握、追求素质提升的课程目标观;平衡、整合的课程结构观;形态多样、价值多维的课程内容观;创生、构建的课程实施观;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程评价观。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的转变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进了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围绕着对基础教育课程问题的反思与探索,新的课程观念正深入人心。新的课程观,包括新课程观下的课程目标制定、课程选择生成、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等,并不是对以往课程体系的硬性剔除,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大力推进主体性教学;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相应,教学评价应当以评价学生主体发展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中,新的知识观对我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现在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片面现象。因此,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与知识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的转变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进了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的根本性改造,因此必然会涉及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人的知识观、教育观和人性观的重大变化.当代知识观突破了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为逻辑支点的传统课程认识论,并确立了以生成性思维为逻辑支点的新的课程认识论,这种新的课程认识论不但要求加强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拓展课程的建构过程,而且主张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建设,要为课程管理向自主组织方向迈进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深度、广度较之以往的教育改革是空前的,包括: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及教学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以及课程管理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学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知识观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新课程的解读。本文首先对现代知识观以及现代课程观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课程观进行解释、比较,最后说明课程观转型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带来了知识形态的变化,即通常认为的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这就给大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树立新的课程观,重新思考和构筑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相似文献   

15.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6.
课程编制的不同模式隐含着不同的知识假设。目标模式隐含着外在确定的知识本质观、明确细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作为实现特定目标手段的知识价值观;过程模式隐含的是社会建构的知识本质观,整体综合的知识形式观,激发理解、促进解放的知识价值观;情境模式隐含着境域化的知识本质观、经验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多元化的知识价值观。分析课程编制模式的知识假设,有助于深入把握不同类型课程编制的特点,并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知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构建适应新时期的素质课程体制,就必须改革传统封闭的课程观,树立现代化的、开放的大课程观。课程目标研究与教学目标研究相结合,建立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改革与教学管理改革相结合,建立新的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8.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知识观在知识的本质、生成形式、范围、存在状态等方面经历着一系列的嬗变。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课程理念,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知识观的嬗变对当前学前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代知识观在知识的本质、生成形式、范围、存在状态等方面经历着一系列的嬗变.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课程理念,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知识观的嬗变对当前学前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伴随着高职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构建应以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想性追求。笔者以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野,试图构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