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它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主张一种主观的相对的多元的真理观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刘玮 《学子》2011,(9):17-18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传递知识,另一方面,“情感”也应是贯穿始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学活动则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爱慕、厌恶等。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离开人类情感的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事物概念时,有肯定和否定之分。从逻辑意义上讲,肯定和否定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两者绝不能混淆。但从语言形式上看,表达方式却比较复杂。一方面,在英语中,否定概念与形式并不永远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两国人民的思维方法、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概念的方法上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这种差异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在理解和翻译这些否定概念时,就会出现文理不通甚至译文与原文意思完全相反的错误。为避免这样的错误,并增强阅读与翻译的能力,我们必须对英语中各种否定概念与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4.
副词too加不定式结构有三种类型:(1)表面肯定,表示否定;(2)表面肯定,表示肯定;(3)表面否定,表示肯定。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构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其哲学的意义上思考,也是在实践中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与发展。一、对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1“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邓小平同志对事物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肯定与否定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肯定代表事物的相对稳定,维持事物的存在,当肯定方面居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否定代表事物的变动,促使事物的转变,当否定方面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与德、智、体、劳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个体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感情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7.
附加问句不能离开一定的语句而独立存在或孤立使用,这可从其结构形式反映出来。总的说来,其结构形式有5种:①肯定陈述句十否定附加问句。Thisiswhatyou’vyeknownaboutthat,isn’tit?;②否定陈述句十肯定附加问句。Jackisn’taworker,Ishe?;③肯定或否定析使句十肯定附加问句。Sitd0Wn,Willvon/woMvon/won’tvon?iDen’tstandun,winyou?;④肯定陈述句十肯定附加问句。Sowemustserveyou,mustwe?;⑤否定陈述句十否定附加问句。Youaren’tTom,aren’tyou?不难发现语境对附加问句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无特定语境就无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豫东西华县女娲城庙会祭祀禁忌,对男性群体的否定,源于女性的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对女性群体的肯定,则表现了女性生殖是崇高的、神圣的这一人类基本情感。  相似文献   

9.
探索性问题是近年数学教学和高考研究的热门课题.其形式有三:(1)给出条件或结论中的一方探索另一方;(2)变更条件或结论中的一方之后,探索另一方的变化;(3)探索问题的存在性,其特点在于“未定”和“变通”.学生们对其解法感到很棘手,本文以实例谈谈如何运用辩证思想寻求解题途径.一、肯定与否定对于结论不确定的存在性问题,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假设之后,推演的结果或是对肯定之肯定,或是对肯定之否定,或是对否定之肯定,或是对否定之否定.肯定与否定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贯通的辩证关系,既为解决探索性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又为解题时的变  相似文献   

10.
一、两人对艺的本质看法不同:1.孔子将艺术与“善”相联,柏拉图侧重谈它与“真”的关系。2、艺术形式在孔子处只获得附庸身份,柏拉图则从本体论角度凸显其独立性。3、孔子提倡“表现论”艺观,柏拉图认为艺术是“摹仿”。二、两人都对艺的社会作用予以关注。但一个从仁学出发肯定情感,肯定艺术;一个依据理念论而否定情感,否定艺术。三、孔子“为人生而理论”,柏拉图除此之外也“为理论而理论”。由于中西化精神的不一致,他们的思想在理论形态和特色等方面都体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中,好的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 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情绪的动力。运动心理学强调,积极的情感、情绪能使人体的活动产 生“增力”的作用,其具体的表现为学生对所学的项目、内容兴奋性高,乐于接受;而消极 的情感、情绪则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演变有两个趋向:从研究真理的性质到研究真理的接受标准(条件);从关注效用到关注人类幸福。肯定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主张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一、情感熏陶教育法与情感的方向情感熏陶教育法主要通过教育者创造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情感熏陶实际上是从情感的效能即情感方向性上探讨有积极作用的方面.它是师和生双方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凡能满足和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使入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佰快、满意、喜爱等等。反之;就会引起入的消极态度使入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正话反讲,就是指口头讲出来的话语与内心想表达的意思相反。如话语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话语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在演讲中,恰到好处地正话反讲,往往能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5.
逻辑的魅力     
逻辑的魅力周于光自辨析题作为政治科高考题型以来,许多行家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命题形式上讲,有完全肯定式、完全否定式、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等;从解题方法上讲,有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关系分析法、现象与本质分析法、补充分析法,等等。还有个别同志仅解...  相似文献   

16.
翻译界直译与意译之争由来已久,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也是古已有之。实践证明,直译与意译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尝试进一步分析肯定派、否定派和中间派的观点,说明直译和意译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个对立面。  相似文献   

17.
关于信息时代辩证逻辑发展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时代的辩证逻辑公式是:否定—肯定—否定,实践证明,这种辩证逻辑方法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时代不同于工业时代,其辩证逻辑方法应发展。本文认为,信息时代的辩证逻辑公式是:肯定—否定—肯定,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思想的发展,对此进行了必要的变形,借此重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和与之对应的精神现象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反证法又叫归谬法.它的证明步骤可概括为:否定——推理——否定——肯定四个部分.即(1)否定结论——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肯定结论的反面成立;(2)推出矛盾——由结论反面(称“暂时假设”)出发,通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  相似文献   

19.
自尊的界限     
“自尊”,意味着自我满足、自我接受、自我尊严意识、自我肯定态度以及现有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一致性。 自尊心有强弱之分,较强的自尊心同肯定的情感相联系,自我否定的人很难产生自尊心理活动,较弱的自尊心同否定的情感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李亚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这种态度是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变化的,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师生间肯定的情感对教学有以下积极作用:第一,可以激发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