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角色扮演法是贯彻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等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课堂教学也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发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下面笔就怎样贯彻课标的这一要求,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4.
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就是通过对历史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还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划分历史阶段,概括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的划分对概括历史特征起一种界定范围的作用,范围的模糊性会直接影响到概括的准确性。故我们必须根据中学教学实际,在参考大纲、考纲、教参的基础上,做一番审慎的综合处理工作,方能避免含混…  相似文献   

5.
一、中学历史课堂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关于“生活化教学”概念,学界有好几种定义,如周建梅在《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中提出,“为了对生活化教学内涵有全面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1.生活化教学是源于生活的教学;2.生活化教学是高于生活的教学;3.生活化教学是为了生活的教学。”[1]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指出,“课堂教学生活化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它的含义为:1.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2.构建学生的可能生活;3.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2]还有一些定义,这里不一一列举。  相似文献   

6.
“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关注人生的意义、使陷入现代生活冲突与困境中的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换名话讲,只有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化意义,从而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体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是全民的和终身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科学。小学科学教学应该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在实践中探究科学,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学习需要生活化。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现生活化,在此我将自己在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进行。"因此,应该让生活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使音乐与生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能满足学生合理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对丰富教材、激活教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批判了实体的、自我意识的旧哲学理路的历史和古济学的非历史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存在,并且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社会的三重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间接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联系紧密.教学才会越有成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认知,唤起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学校中,历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历史是一门比较有研究意义的学科,对历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而对现在的社会进行反思,最后创造更好的未来。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国际交流、人际交往大大加强。大到治国,小到做生意都离不开一张嘴。而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优势就在于多读和多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份优势资源,运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对学生加强有效的口才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与社会课上,课堂追问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老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课堂追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育五项核心素养。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从生活化教学内涵及实践意义入手,分析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进而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从案例、知识点的学习中形成正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基于生活化、趣味化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情境、探索情境,学生可以与教材文本建立联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能够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素材,这种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在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的同时,应充分挖掘历史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功能,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唤起学生注意力的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教学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化领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变革——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改变“生产标准件”的统一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都说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为了运用。从事过英语教学的人都知道,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摸索着,与其说是在寻找英语学习的平衡点,倒不如说是在寻找英语教学中的突破点,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