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为国际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国际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和约对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保障人权原则和条约必须信守原则等方面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孔子与老子均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灵。通过对他们德育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以改进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传统国家主权理论正面临挑战,国家主权弱化的声音渐强,欧盟制宪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主权的侵蚀,被许多国家主权弱化论者当做有力的证据。然而,欧盟宪法危机体现了当代国家主权不但没有被弱化,相反的,由于欧盟各成员国主权观念的日益强化,造成了其在政治上难以真正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化自觉角度出发,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偏失与对策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与探索导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偏失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及纠偏路径,从而促进其发展与文化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偏失体现为其陷入"发展路径依赖"泥淖和"消极稳定"态势,背离文化自觉原则.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纠正其对文化自觉原则的偏离.一是确立文化导向型教学原则,挣脱"发展路径依赖".二是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到取其精华、同现代元素适当结合、同外国文化元素适当结合.  相似文献   

5.
女真人是继辽后又一个在我国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随着其势力的逐渐增长,他们统治了整个北方地区,形成了与汉民族相互杂居、相互融合的局面。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女真民族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习俗等多方面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审视,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并对其未来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进行尝试性探索,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与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可行性以及路径路进行全面的探析,认为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必须与现代体育相互借鉴并规范其规则,同时更要强化自身的娱乐游戏性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景作为旅游资源,还有大量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趋势,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势不可挡。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充实旅游产业的内容,增加旅游的内涵。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大省,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乡。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本文以云南藏区藏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例,从产业融合的不同角度对两种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高校应重视国家主权观教育、中国文化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公民责任教育,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国家建设的意识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研究以文化认同理论、文化三层次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原则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原则是强化国家认同。基本原则体现为:在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实践领域应坚持包容性原则、社会关系领域应坚持平等性原则、意识观念领域应坚持统一性原则。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基本原则下的十一项具体原则,并通过计算各级指标的指标权重集合,最终构建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原则体系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三大问题中,由于日台“实质关系”的不断提升,台湾问题已经成为最为敏感的方面。台独势力和日本亲台势力的相互勾结利用,对中日关系和中国统一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中国应多方兼顾,最大争取国家主权和利益。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权(Sovereignty)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迄今为止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叠加,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国家主权观念。然而,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经常为了政策性目标援引"主权"一词,和国际法中关于主权概念的辩论彼此混淆;而另一方面,国际精英们又经常认为"国际化更好"从而贬低了国家主权在国际法中的重要性。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对于厘清现代国家主权概念,对于构建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法基础都是偏颇无益的。笔者从发现传统国家主权概念在当前国际环境中的矛盾开始,试图探讨现代国家主权的实质内容,并从一系列国际法现象中证明国家主权概念正在被重塑——过去被视为国家主权的权力在国际社会进行着重新分配。笔者还试图考察造成这种主权权力部分重新分配的原因,全球化的现实无疑是最重要的客观原因。以及在这一强有力的趋势之下,国家主权的概念的未来发展和国际法在这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柳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享有盛誉,杜鹏程、王汶石等“十七年”时已在省内外影响很大,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赵熙等是新时期涌入文坛的骁将,他们是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优秀传统的呢?又是如何对待外国小说的冲击与碰撞的呢?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本文从本民族、本地域文学对他们的熏染和陶冶;从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对他们的影响;从外国小说对他们的冲击和渗透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求得有助于文艺理论的建设和陕西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兼具民族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三重身份。作为民族预科教育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的英语教育,应基于多元文化理念去实施。英语教材是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之本。文章以《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版)》(二年制)为依托,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编制理念和原则、教材结构设计和内容选定等进行论述,重点介绍了教材的多元文化特点,并对教材的后续改进提出了构想和建议,以期为民族预科英语教材编制和后期教学活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是指对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改造,将其纳入艺术教育中,以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教育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其传承民族文化,对此进行研究是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自然灾害会导致经受这种自然灾害的民族对其产生畏惧,并逐渐形成一种灾害的文化记忆,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一个民族产生相关信仰或崇拜的因素之一。蒙古民族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区,它们和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都是以游牧作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单一和自然环境的脆弱,使他们的经济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狼灾和雷灾是影响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灾害,因此这也成为蒙古民族及一些北方民族对狼和雷产生崇拜与禁忌的因素之一,在这一点成因上与其他民族是很相仿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不断进行着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在其形成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影响,只有学习、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以及哲学思想,方能促进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形成、提高和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哲学家们的相互比较、扬长避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认真艰苦的理论加工创造功夫。蒙古民族亦不例外。蒙古文化,随着民族尤其是蒙古帝国的兴起和扩张,走出了族界、地界和国界,步入世界大文化圈中,接触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吸收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蒙古文化,并扩大其影响。蒙古族哲学思想在其形成、发展的漫长岁月中,绝大多数哲学家能够吸收、消化其他民族正确的世界观,为我所用;但也有极少数哲学家,因种种原因,他们吸收的只是其他民族的宗教哲学和形而上学观点。这些情况是错综复杂的,需要具体分析和认真鉴别。  相似文献   

20.
田野调查方法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标志性方法,田野研究范式的发展为中国的科研带来了新的方式.本文对"田野调查"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原则和运用程序进行了阐述与剖析,并对民族教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田野调查方法对民族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