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寻找切入点一天,我边给幼儿讲《三只蝴蝶》的故事,边舞动自然角里的蝴蝶标本,模拟故事场景。幼儿一边听一边跟着“飞”了起来,还说“我是红蝴蝶”“我是黄蝴蝶”,有的甚至想像自己就是小蜗牛、小螃蟹。幼儿的生动表现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何不抓住这个契机,发动幼儿创设一个仿真的“丛林世界”,开展角色表演活动呢?这样不仅能把自然角的内容融入角色表演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有关自然知识,还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友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某些表现可能是无意识的,却往往包含了很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这些生动表现,就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2.
一天,孩子们正在进行角色游戏。刘东小朋友急冲冲地跑到我面前告状:“李老师,李鼎乱表演故事!你去看看嘛!”他说完话便拉着我的手来到表演区。看见我的到来其他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诉状。李鼎瞪了瞪那几个小朋友,瞟了我一眼,低下头不服气地嘀咕着什么。见李鼎那样,我心理暗想:他虽有些淘气,但平日挺爱动脑的,他在表演区为什么乱演?又是怎样乱表演呢?我坐在观众位上,微笑着说:“我很希望观看你们的表演,可以吗?”李鼎睁大眼注视了我一下,干脆地说:“好!让老师看看我是不是乱表演!”原来,孩子们在表演故事“三只蝴蝶”。李鼎扮演黄蝴蝶角色,…  相似文献   

3.
难忘的一天     
每当我和朋友表演节目的时候,一个画面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那时,我还在读幼儿园。一天,邱老师让我们分组表演《三只蝴蝶》的故事。“比比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跑到阳台上拿道具,开始表演了。扮演蝴蝶的同学在扮演花朵同学的上空“飞舞”;扮演雨点的同学在不停地“下雨”;扮演太阳公公的同学张开双臂,组成了一轮太阳,放出灿烂的“阳光”。同学们表演得可认真了,可仍有一些同学趁机开玩笑。表演完了,我们都回到座位上,邱老师生气地说:“你们到底在表演什么?就妤君表演得最好,最认真,可有些同学…  相似文献   

4.
《龟兔赛跑》是幼儿最喜欢听的故事,故事中骄傲、贪睡的小白兔和可爱、勤奋的小乌龟给孩子乃至成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当我又一次给幼儿讲这个故事,并请他们自己选择表演角色的时候,顺顺说:“我喜欢扮演小白兔,我要做一只跑第一的小白兔。”其他小朋友也都随声附和,因为他们太喜欢小白兔了。我有意按照故事情节去引导幼儿:“你们想  相似文献   

5.
给幼儿讲故事的方法有许多种。在实践中,我觉得扮演角色式的讲故事方法颇受孩子们的欢迎。所谓“扮演角色式”讲故事,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教师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作必要的交代和串讲。具体我分以下几步进行。一、开始讲一则新故事时,随着故事中角色的出现,我边讲边随意找几个幼儿担任其中的角色,由他们把故事中的对话部分学说一遍。这种角色表演应该说是机械的,但符合幼儿好动、喜欢表现的特点,要比光由教师讲更受欢迎。二、讲第二遍故事时,可以先挑选几个表演能力比较强,较为灵敏的幼儿分担各个角色。由于幼儿  相似文献   

6.
在“蝴蝶”这个主题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区域环境,尤其在美工区,我提供了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充分了解、认识、感受了五彩缤纷的蝴蝶后,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表现对蝴蝶的认识。我问幼儿,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美丽的蝴蝶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用蜡笔画蝴蝶!”“我想用线描画蝴蝶!”“我想听音乐表演蝴蝶的舞姿!”“我想折、画、剪蝴蝶!”“我想画中国画蝴蝶!”“我给蝴蝶涂色穿上对称的花衣服!”“我用积木搭!”“我用蜡染画画出来!”“我插塑!”“我用橡皮泥捏!”“我折纸蝴蝶!”“…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角色扮演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语言活动上常用的方法。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多会让幼儿以角色扮演融入故事中,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二、观察与解读情景一: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后,老师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故事中的大象、小羊、小狗、猫等角色都有幼儿选择,唯独狼的角色没人扮演。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最后瓜瓜站了起来:"老师,我来扮演大灰狼吧!小朋友们,我可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姜美芬 《山东教育》2002,(36):35-36
角色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小朋友,为尊重小朋友的意愿,突出小朋友的主体地位,我们极力推崇让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游戏,做喜欢做的事,扮喜欢扮的角色,想喜欢想的游戏情节。然而,角色游戏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们觉得自由自主上还可挖深挖透。“自助餐”式的角色游戏就使幼儿对于自己的活动更具支配和控制的权利。所谓“自助餐”式的角色游戏,即指幼儿自己扮演游戏角色、选择游戏材料、确定游戏地点、构建游戏空间、创设游戏环境的自主性活动。为此我们在这方面作了尝试:一、突出环境的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开放能使幼儿在游戏中…  相似文献   

9.
这是我为全园老师上的一次语言公开课,内容是“小羊和狼”,采用的是放幻灯和幼儿角色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想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故事表演游戏,是一种文学和游戏双重因素结合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文学作品提供的人物情节和场景为基础,让幼儿扮演角色,并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开展游戏活动。我们在对故事表演游戏的研究中,将故事表演游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给予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指导。一、整体表演型整体表演型的故事表演游戏要求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在进行表演活动时,幼儿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个体角色由一名  相似文献   

11.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许多园所的老师都忙着排练文艺节目,以往总是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有幸参加节日文艺节目演出,而大多数孩子却没有直接感受节日快乐的机会,对此,家长也意见纷纷。那么幼儿文艺节目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呢?在园领导的帮助下,我尝试着把大班的复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编成了童话剧,配上简短的音乐,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主要角色,如鸭妈妈、金鱼妈妈等,能力弱的幼儿当配角,还启发孩子自己编动作。这样,就连平日不爱讲话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担任角色。“六一”节,我们全班幼儿都参加了表演。事后,他们都高兴地对自己的父母说:  相似文献   

12.
表演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自由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小朋友们都纷纷找到自己的伙伴商量着如何表演,只有萱萱一个人拿着手绢摆弄着,头不时向桌子下面探来探去。我蹲下来问她:你怎么不同小朋友一起商量呢?”她不吭声,把头扭过去不说话。分组表演的时候,孩子们扮演着自己选择的角色。我把萱萱叫上来扮演小兔子。还没开始演,扮演小羊的林林就很不高兴地说:“我不愿意和她一起演,她真讨厌!”听了这话,萱萱把头深深地埋下去。我不解地问林林:“你为什么不愿和萱萱一起演?”林林气呼呼地说:“她打楠楠,还和我争小椅子。”“对,她抢我的小手娟!”“她…  相似文献   

13.
童心不可欺     
语言课上,小朋友们练习表演故事《三只蝴蝶》的情节,我请了几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表演,又让幼儿分组练习,表演得都不错。还有许多小朋友也都想到前面来表演,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请一部分幼儿到前面表演。  相似文献   

14.
表演游戏是儿童根据故事的内容,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表演的游戏。近年来,我在小班开展了表演游戏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表演游戏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孩子好模仿的心理,孩子能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表演。我班胡炘小朋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入园后,一直不愿主动向老师问好,上课从不发言。但在一次表演“拔萝卜”故事时,小胡炘被游戏所吸引,要求扮演小花猫,表演时态度大方,动作认真。这次表演,对胡炘小朋友来说,是个突破,在老师和同伴的不断鼓励下,他提高了自信心,以后能大胆地参加集体活动,性格也逐渐活泼开朗了。游戏时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有感情地复述角色的对话,并辅以动作,十分认真。在一次表演“熊猫的客人”时,我让小朋友自己动手布置熊猫的家,  相似文献   

15.
教育经验     
在小班的一次游戏中,我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要求他们听口令去找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当我发出“请小白兔到红颜色的房子里去”的口令时,有些幼儿一时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游戏难以正常进行。事后,我找到了原因。原来,小  相似文献   

16.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我在参加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角色游戏观摩活动时,向扮演不同角色的九名幼儿分别提问:“您喜欢干这工作吗?”其中有六名幼儿回答“喜欢”。有两名幼儿说“是老师要我做的”。有一名幼儿不高兴地回答:“我要当医生,是老师让我当炊事员。”在回答为什么喜欢这项工作时,有三名幼儿说不出。扮经理的幼儿回答:“我可以管他们,做得不好的扣奖  相似文献   

18.
程英 《福建教育》2011,(5):34-38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或者儿童自己创编的故事作品)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印象,创造性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胆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个性化地反映故事的情节、人物特征以及思想感情。表演游戏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加强幼儿的是非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同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表演游戏中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幼儿还不善于用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不能依靠说教。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性,创设情景,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角色中进行良好行为的训练,是好办法。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幼儿扮演的角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历限制,只会作些模仿动作,玩些简单的游戏。但只要引导得法,还是可以让他们进入“角色”,从而分清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故事表演游戏(以下简称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幼儿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表演游戏为幼儿创设真实的交往环境,使同伴间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作用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支架”。利用表演游戏的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