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家”是其基本特征。“大同思想”是以农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公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基于中国国情首次提出当代“小康”奋斗目标,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统一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大同和小康都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蕴。大同有理想主义的超越性色彩,小康体现着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毛泽东从大同的视角认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造成了许多困惑;邓小平以小康作为社会主义的现实选择,把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并从中全面创新了传统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现代化是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向现代的转化实现的。传统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制约着中国人民对现实发展道路的选择。它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超越性的价值。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它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共鸣,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前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各自确定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伟大探索.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从这一转变中,能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大同”和“小康”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关于未来社会模式的两种说法。追求现代化已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历了从“大同境域”到“小康社会”的历史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的决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多次提到“大同”概念,而没有直接提到“小康”概念。但从历史来看,“大同”“小康”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因而可以在逻辑上推导出毛泽东是用“新民主主义社会”指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小康社会”。这个新民主主义视域中的“小康社会”,应是小康社会思想从儒家理想到当代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小康辞典     
● 小康 ●在人类历史上 ,人们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崇高的理想提出了种种方案 ,“小康社会”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小康”一词 ,最早源出中华文化元典《诗经·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 ,“小康”最早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篇中记载了孔子提出的“大同”与“小康”两种高低不同的社会理想之说 ,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后来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又提出 :由“据乱世”到“升平世”(小康 )再到“太平世”(大同 )的历史进化论。改革开放后 ,“小康”这个古老的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自身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而是在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在对资本主义判断中追求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选择.传统大同、小康思想为它提供了民族文化资源.中国的现代化始终处于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张力下,从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到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展示了这种判断和追求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邓小平把握住小康思想与现代化在富民上的共同取向,赋予传统小康以现代化的内涵和社会主义的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一小康社会理论。党的十六大在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方法论上说,它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的道路抉择。  相似文献   

10.
为助力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亚文化方面,即帮扶文化。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揭示出帮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进而在新时代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广博的文化视域下把握帮扶文化的基本内涵。帮扶文化的发展大体可表现为:传统社会下"仁爱"观的价值论,近代至改革前夕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目的论,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经济帮扶为主的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全面、精准帮扶的战略布局。这种过程深刻反映出了文化时代性与继承性的动态统一,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宏伟纲领,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上的精神支撑、政治上的思想基础、文化上的重要环节,并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对学习型社会的论述被置于报告的第三大部分,揭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全面小康社会的胜利建成是同一个过程。实现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自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2020年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方向,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目标与理想方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而言,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世纪头二十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本文从目标本身、目标实现的现实基础、保障力量等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点是多元的,其逻辑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分别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基础、发展动力、实现途径以及奋斗目标;现阶段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它对文化发展又有负面效应。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培育人文精神,以厚实的文化底蕴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育科学精神,全面加强人的现代化建设等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从具体的数据出发,表明我国已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只是低水平的小康生活,还须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全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体制保障。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关键在于理解其基本精义 :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其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是其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