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因霞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30(6)
通过解读休闲和美这两大概念,得出在休闲中能感悟到美的结论.然后论述体育休闲娱乐的内涵和特点,并把它与美联系起来,得出体育休闲娱乐是实现美的重要手段.最后指出只有让美来引领着,体育休闲娱乐才能克服现有的弊端,走向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3.
曹健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7(1):90-93
苏州休闲游憩地按性质不同,可分为自然游憩地和人文游憩地两类;按地域不同,可分为古城区、新城区和郊区三类;按休闲游憩需求不同,可分为室内游憩地、户外游憩地、郊外游憩地和旅游度假地四类。建设和完善苏州的休闲游憩地体系,建设好环城市休闲游憩带,是苏州打造休闲名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武晓静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4)
艺术教育对人类素质具有一定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人类思想品德的培养、人格境界的提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休闲时代正向我们款款走来,因而,我们不妨把艺术教育作为休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以一种休闲的理念贯穿在艺术教育中,使艺术休闲教育真正同象牙塔走向大众,走向民间. 相似文献
5.
余贞凯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
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成分较多的区域之一,不仅民族成分众多,而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较为庞大。其民族村寨体育无论是竞赛类,还是表演性质的竞技类、技巧类和综合类项目,均体现出较强的休闲娱乐特征,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其原有的功能已在逐渐退化,反而是休闲、娱乐与健身的功能日趋突出,它为村寨居民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显示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高春花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2):5-8,30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界流行着一股城市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思潮。由这股思潮催生的空间研究范式认为,城市空间不是一种纯地理学概念,而是个体生存状况和社会正义状况的一种哲学阐释。城市空间的理论属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主要问题是以正义和活力为核心要素的空间秩序问题。厘清上述问题,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陈志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21(5):17-21
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是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为前提的.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知识经济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断言能否成立、知识能否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能否克服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等.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力图揭示知识发生经济作用的特点以及知识经济有别于其他经济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深度休闲6个特质和游憩专业化3个维度理论成果,构建两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采集摄影爱好者的调查数据,进而探讨深度休闲对游憩专业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深度休闲的摄影活动呈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休闲生涯、个人努力和强烈认同对深度休闲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而行为、技能和知识以及承诺对于提高摄影专业化水平同样重要.深度休闲特质越明显,摄影活动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坚持不懈、休闲生涯、个人努力和强烈认同对游憩专业化维度产生差别式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邹雪云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91-93
“休闲娱乐活动”亦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属大众体育范畴。休闲娱乐活动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松愉快等特点;长期从事“休闲娱乐活动”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抵抗衰老,愉悦身心等。所以,“休闲娱乐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成为当今世界体育健身的新潮流,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休闲娱乐活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建构主义教育活动的系统分析与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的出现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但基于对其发展沿革和现实的思考,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正陷入一种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和建构主义教育活动的系统分析认识到:外部建构是社会建构主义教育活动的基石,而情意建构是外部建构的重点,是通向认知结构完善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量表法对福州市2000名大学生进行休闲障碍及休闲无聊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休闲无聊感较高,休闲障碍以结构性障碍最为突出;休闲障碍的各层面与休闲无聊感均存在相关。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分析建构主义的哲学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海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33-36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其观点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哲学根源。本文按照历史的顺序 ,分析了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哲学根源 ,以求从哲学的高度进一步了解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因为目前 ,建构主义的“以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建构为核心”的学习观 ,还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 ,已逐渐渗透到与教育有关的各个学科领域。这对我国探索“以培养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同等重要 ,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城市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旅游转型,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本文在全面分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地域界定基础上,对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SWOT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91-93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大学生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理清闲暇教育和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和现实意义,并就国内关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易经》是儒家群经之首,也是研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典籍。《易经》包含有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主要是刑事法哲学,具体表现为卜刑、行刑等级、刑事责任能力、严惩翻供的刑罚、刑事政策、排除社会危害性、刑事政策及狱讼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