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学学科定位,即确定修辞学的性质,确定其研究对象。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定位,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的修辞学体系或理论框架。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不研究接受效果。修辞学不是边缘学科,把修辞学视为边缘学科而产生的麻烦是:如何与文艺修辞学等边缘学科加以区别?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表达效果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不是美辞学。美辞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修辞学是结构语言学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修辞情境是当代西方修辞学最为瞩目但却尚存争议的概念之一。著名修辞学家Bitzer认为有情境才会有话语的存在,修辞话语是应境而生的适切反应。修辞学者Vatz则强调情境是藉由话语建构,并批评Bitzer完全忽略了修辞者作用和话语的建构力量,从而产生话语伦理责任无法认定和修辞学科地位低下等重大问题。然而,这些质疑却是对Bitzer理论的误读,而且究其本质不过是对相关学术情境做出的适切话语反应。  相似文献   

3.
由于儒家的修辞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才产生了庄子的修辞思想。在庄子的修辞实践与修辞主张貌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实质上体现了“文道浑融”的修辞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军教授的《话语修辞理论与实践》是一部颇具新意的修辞学论著,构拟了新的话语修辞理论体系,探索了修辞手段的新系统和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展示了话语修辞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修辞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前十年,中国理论修辞学在延续上世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或对以前的研究成果有了进一步的开掘、完善,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如三一修辞学、模糊修辞学等;或创立了新的修辞学体系,出现了从接受、社会心理角度研究修辞学的著作,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如认知修辞学、接受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6.
《墨经》对中国传统的“修辞立其诚”的修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诚信,既是文化价值观,也是修辞的根本目的。以诚信为归依、以尚质、“抒意”为特征的修辞观与《墨经》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实践是一致的。其理论阐述和修辞实践,为后来的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9.
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卓然有成,也颇富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将语法与修辞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阐释了汉语中种种不易解释的语言现象;二是对修辞学的研究具有全局观,较早地建构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语修辞学学科理论体系,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三是善于概括归纳相关修辞原则,重视修辞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是重视在继承与借鉴中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从而建立起自己独到的修辞理论体系;五是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修辞现象,为后人开展汉语修辞史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关系密切,其批判性和开放性为反中心、关注边缘的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阅读的、修辞学的、边缘研究的理论资源。女性主义批评实质是对传统男性中心的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误读"。新历史主义以文本论对抗真实论、以修辞论反对模仿说、以解构论反对客观论、以新历史代替旧历史,都有解构主义修辞性误读理论的痕迹。同时,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中的"他者"观念对后殖民主义文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汉语修辞艺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距离"的正确营构和解读。"距离",本是中外美学、文艺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术语,将其引入汉语修辞艺术中,旨在丰富汉语修辞艺术理论体系,为科学的建构和解读汉语修辞艺术提供帮助。在解读其内涵的基础上,又从外延上,即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逻辑距离、情感距离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阐释。"距离"是汉语修辞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的运用无处不在,使用中尤其要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探究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关于修辞学在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它探索在建立和维护一个社会时修辞学的特殊功能,探讨人类是否依靠修辞创造和谐,达到一个理性社会所需要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协作、最终取得同一性以及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本文将修辞置于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人际互动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社会心理认知、话语认知与修辞行为的动态共变关系,揭示修辞的规律与目的,探讨修辞的本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辞思想萌芽期的论定是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目前较为通行的“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的观点尚有许多可质疑之处。修辞学研究也必须坚持“例不十 ,法不立”的立论原则。先秦时代已不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 ,而是成熟期 ;许多例证表明 ,中国修辞思想萌芽于商周甲骨金文时代  相似文献   

14.
Daoist (Taoist) philosophical rhetoric is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magnificent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alysis of Daoist rhetoric offer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 rhetor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While studies of Daoist rhetoric are increasing, a masterpiece of Daoist thought, Sun‐zi's (Sun‐tzu's) Art of War, has not been examined for its rhetorical implica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ar is a useful metaphor for rhetoric, and that Art of Wa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sightful, and unique rhetorical theory based on parsimony: extreme economy in the expenditure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This somatic genealogy of Dramatism's core terms—symbolic action, attitude, identification—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rhetoric, rhetorical theory, and rhetorical pedagogy more closely tied to bodies that generate, induce, and respond to rhetoric. It does so by examining Burke's use of Sir Richard Paget's theory that spoken language derives from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bodily gestures. An examination of Paget's theory in Burke's early work serves as a jarring reminder that rhetoric is always a joint performance of body and mind.  相似文献   

16.
评说所谓“修辞学革命”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敬敏教授提出进行一场"修辞学革命",这个口号是值得研究的.这个"修辞学革命"的口号建立在对近几十年来的中国修辞学的全盘否定的基础之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这个"修辞学革命"论也不利于中国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同义手段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义手段理论是 50年代末以来汉语修辞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学术思潮。 4 0年的同义手段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即 :50年代末至 6 0年代初的引进阶段、8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 90年代的成熟阶段。回顾和评价这一理论的研究过程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和同义手段本身的进一步研究都不无好处。我们主张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修辞学的理论和体系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使 2 1世纪的汉语修辞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理论修辞学>是一部充满"越位之思"的修辞理论著作.它立足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建构了一个新的修辞学理论架构,全书融入了作者的新思考、新观念、新见解;作者还对传统的内容从新的视角切入做了新的阐释.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创新著作,将会推动修辞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的当代复兴,与人们对语言、知识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分不开。现代修辞学重视从双向交流和整体文化建构角度,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方向上综合描述和阐释修辞现象,强调修辞的普遍性,复义性,交流性和认知性。后现代修辞理论则强调修辞作为“无中心”的“播撒”,是无法组合成有序结构的自相矛盾的表意手段,认为修辞作为能指的互设,具有“形式游戏”和“自我解构”的“转义”功能。现代修辞学与后现代修辞理论呈现出来的不同理论特色,表明了当今时代人类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更强调多元化、多层化和非中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修辞学小组的普通修辞学理论把德·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古老的修辞术成功地结合到了一起,为现代修辞学,特别是辞格体系的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普通修辞学》理论基础、辞格理论以及诗学修辞理论三方面对列日学派的成就作了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