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快乐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点: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教师教学作文无从下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深感困惑和疲惫,而学生的习作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而快乐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乐意写作,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体现"让作文快乐起来",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心灵,从多渠道入手,让学生打心底里乐意写作文。一、发挥美文独特的优势,让学生乐意作文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一种师生心灵互动的过程,老师不仅是第一位读者,又是最具权威的评价者。要想让学生把心里话愿意说给你听,老师就要做学生可信赖的朋友。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对学生的文章也应有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萍 《小学语文》2008,(5):14-15
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要使生活向着求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看它们的性质,本应是一个叫做《做人论》里的章节。但是,因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们也正是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4.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首先,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写作。学生是写作的主人,对学生的写作自由,教师应该加以必要的保护,对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述,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尊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6.
转换视角,让心灵轻舞飞扬——中考作文复习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它是心灵的自由表达,是人类真性情的抒写,是思想与生活的碰撞.它也是精神享受,是心灵的锻造,是人格的提升.可是,因为考试需要应考的技巧.于是写作的备考陷入了对题型样式的研究、对材料使用方法的界定、对题目的审读技术等一系列技巧的纠缠中;因为考试要准备很多门功课,于是学生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感受生活,应考的作文开始变得程式化、功利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教师基本上是从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出发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这类评语忽视了教育要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笔者认为,一条精彩的评语,应该充盈循循的诱导、真诚的鼓励与善意的劝慰。  相似文献   

8.
李晓波 《考试周刊》2013,(55):41-4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作文的教与学历来是师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感到作文难教,学生感到作文难写。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任重道远,对初中作文教学新方法的运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常苦于“无米下炊”。学生的生命个体原本就始终在生活的源泉里浸泡着,浮游着他们没有一刻不用自己的双眼有意无意地观察着生活。虽然如此,为什么仍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原来.对于写作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产生过碰撞交流过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毛荣富《说“体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作文中,却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私有的、独享的,他人没有的东西。才是值得你去写一写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恰如其分的评价,常常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指点迷津,明确改进的方向,使得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给他们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一部分小学生,面对作文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这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面对学生们对待作文的消极态度,如何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欲望,如何让他们面对作文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在一系列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小焱 《教师》2012,(26):83-83
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喜爱,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乐于"用我手写我心",都是教师们应该努力做到的。一、走向生活,丰富体验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常常觉得无言可说,无话可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4.
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如同交出了一颗心。总是焦虑不安而又满怀希望地等待老师的批改。因此,我们给学生作文下评语时,不能轻率为之,三言两语,以“见红”为原则。好的作文评语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就如在学生写作兴趣的火花上加油,能使之越燃越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作文指导低效的主客观原因,探究如何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需要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是解决作文"写什么"和"怎样写"问题的关键。作文指导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文本身的特点,编排好训练序列,进行唤醒记忆、丰富积淀、思辩提升等训练。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中所传递的语言、思维等信息进行处理过程中做出的直接评价,也是教师书面反馈交流信息的唯一途径,更是学生衡量自身习作水准的尺度。一段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语文标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不管多么困难,每一位有志于开拓作文教学的老师都应该从陈腐的作文观念中走出来,一切从心灵开始,还原作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人性并且关注内心,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教学技能是教师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走进学生心灵的关键因素,在2008年开始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在不断深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贴近,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看法。通过批阅作文,我们能知道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看法,发现学生心灵中隐藏的东西,以便我们能及时掌握学生发展的动态,并由此采用正确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中强调要重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教学,要求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