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凤 《考试周刊》2012,(52):51-5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3.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习惯用"一支粉笔,一本书"靠语言、体态表达上完一堂作文课,这样往往造成课堂上老师拼命讲,试图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厌烦上作文课,尤其是小学生。究其原因,他们缺乏写作兴趣,要攻克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应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引线。有兴趣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了写作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习惯用"一支粉笔,一本书"靠语言、体态表达上完一堂作文课,这样往往造成课堂上老师拼命讲,试图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黄静 《成才之路》2011,(34):27-27
中学生作文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向度、文章结构单一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课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眉头紧蹙,久久不能下笔;布置作文时,学生嘟哝"不知道怎样写""想不到写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一件美好的事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课探究     
田亚丽 《陕西教育》2009,(1):117-117
长期以来,作文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每一个小学生都把作文当作负担,每次一遇到作文课,看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迟迟不能动笔,犹如老虎吃天。怎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这种写作困境呢?关键是要改革课堂教学,重点给学生点拨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作文课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写好作文,而写好作文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作文课,更是可以用一个"愁"字来形容。教师愁的是激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愁的是没啥可写。那么,老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课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我觉得尝试教学法对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不已,甚至叫苦不迭;一布置写作文,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行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项慧卿 《南昌教育》2004,(12):13-13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而且它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手段。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多种作文课型,优化作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选择好训练内容后,在作文课抛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老师一厢情愿地侃侃而谈,学生则被动地端坐静听,形成了"一人陶醉,众人受罪"的尴尬局面。学生没有相关准备,没有写作欲望,没有灵感的激发,甚至到动笔时连写什么都模糊一片,这样的作文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相似文献   

12.
刘玉平 《现代语文》2007,(3):118-119
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花了很大的气力,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是一件不轻的负担。问题何在?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的情绪,是造成学生写不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把作文课上活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逐渐体会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换作文课形式,可活跃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怨恨作文课",这句话大概能道出作文课上大多数学生的心态。我们不能否认,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生不爱写作,他们想到作文便头疼,看到课程表上的"作文"二字便觉得面目可憎。众所周知,作为学生,作文又是不可不写的。学生不爱写、不会写却又不得不写,多么让人痛苦的矛盾!笔者认为,这一矛盾的出现源于学生写作兴趣的严重缺失。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在"读"上做一点文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学生,如果没有丰厚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写作能力的原动力。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作文课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使其“由畏而好”.才能“言为心声”。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时值新课改的今天,仍然有教师喊作文难教,更有学生说作文难写。笔者曾作过一次百名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抽样调查,结果有10%的学生表示对作文有较高的兴趣,喜欢上作文课,愿意搞写作活动;17%的学生愿意上作文课,兴趣一般,但能认真进行写作;29%的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写好写坏无所谓;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并不太理想,学生厌恶作文课,害怕写作文。这主要是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基本上没找到一条指导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小组合作作文的过程是开放的,四人合作共同完成写作,共同修改草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范晓燕 《学语文》2013,(5):55-56
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点评课、赏析课、专题课,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作文课的最本真形式就应该是写.作文课堂就应该是写的课堂。把作文课上成写作课不容易,因为写作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由学生的写作实践构成的纯生成的课堂。但是作文课又必须是写作课,因为学生写作的能力只能通过写作实践来提升。这是矛盾又是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艺术地处理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有效的写作课堂应该是“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丰富”。笔者曾执教一节写作课,教学内容为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单元训练——《写人要凸显个性》。  相似文献   

18.
星期五下午第二节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在练习写作。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趴在课桌上打瞌睡.我走过去用脚轻轻地碰了碰他的脚,他立即端正坐好,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我用眼神示意他赶快继续写作,这一切发生得悄无声息,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一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约束多,学生缺乏应有的自由,难以产生兴趣,二是由于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教师过分强调写作套路,学生难以喜欢作文。要想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要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国家语文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随笔能有效调动写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并在随笔练习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练习乏味,缺少激情,无内容可写;许多语文教师则"怕教作文,怕改作文"。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地教作文,学生又怎样才能愉快地写作文呢?一、"百宝箱"助学生积累小学生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不丰富,写作素材来源有限。要弥补写作材料的不足,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百宝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