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倾向导致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呈现失衡状态.在对功利性的对抗和超越中,我们开始重新认识通识教育,并以其超功利性对失去文化底蕴的专业教育进行调整和重构,在实践维度上用通识教育的超越性去监督和指导现实功利,对功利化的价值认识体系进行重塑,以期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功利化的培养逻辑,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中过于注重专业岗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的问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即做人的教育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探索通识课程的实施模式,变培养专职岗位人为社会人,深化、拓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刘长武 《考试周刊》2011,(79):197-198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工作应着眼于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截至目前,我国多数理工类院校往往忽视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关注不多,在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专业教学,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过分注重专业学习,而忽略通识教育对学生和社会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本文通过阐述通识教育的内涵,追溯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理工类院校的通识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实际综合素质较差、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特色等现状。在此情况下,高校树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核心要素,开设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品牌,完善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计划,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闻专业通识教育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通识教育不完全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应注重思维方式这些深层次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要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而不是与之脱节;要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实施。新闻传播类专业尤其应当如此。知识面的拓宽不以量为旨,重要的是要求质,要注意优化知识结构,注重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以写作能力为主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一是强调共性,削弱个性;二是重视功利性,忽视综合素质和整体结构的优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和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着重实施以创造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从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制度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着力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注重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拓宽、打通学科基础为重点的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师资储备和学生素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的新思路、新内涵和一些新做法,初步呈现了具有人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蓝艳芳 《海外英语》2012,(22):32-34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课程的特点使其在实施通识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作为课程载体的大学英语教材存在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的现实问题。该文从通识教育的视角,从教材的二次开发和整合的理论入手,以该校学生所选用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为例,探讨教材的二次开发和整合在实施通识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持路径。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高职院校应首先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通识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突出职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思想,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通识教育功能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在传统分科教育下培养的人才显示出知识面窄,基础不宽厚,缺乏创新后劲的弊端."大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种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过早专业定向而忽视人文素养的缺陷;突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内涵指向,更加注重人的知识与修养的完善:并充分地考虑到了拓展学生有效的"知识平台",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应变能力."大中文"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的目标是:有利于中文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协调基础学科和社会应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渭南师范学院依据"夯实基础、强化主干、加强实践、注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围绕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突出实践教育环节、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创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得到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盛行和重视实用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高等教育的实用化与工具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们关注通识教育是由于它凸现了现实社会中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加强和改进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和德性的养成,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通识教育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数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不过是专业教育的点缀,由于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出现了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尴尬局面.通识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不仅为工作的开端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的变换做好准备.因此,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是高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有其立竿见影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高师专业课程的设置仍表现出培养专业专门人才的特点,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方法单一。为适应素质教育,高师必须淡化专业意识,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注重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5.
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其根源在于,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接收而忽视对知识的转化;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个体内在潜能的开发;过于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建立而忽视实践活动的参与;过于注重思维的敏捷性而忽视思维的深刻性。由于传统教学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重继承、模仿而缺乏对新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继承的能力,因而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多数并不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专业选择、培养计划、课堂教学和专业指导四个人才培养关键环节上具有重视个性教育、全面教育、激发教育、引导教育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启示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要注重自由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通识教育、加强阅读和写作、注重压力与指导并重.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存在着过于重视智力培养,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心理等素质发展;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实践经验积累;过于注重掌握已有理论知识,忽视转换、再造、创新理论知识;过于倚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忽视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培养;过于注重虚拟网络关系,忽视现实人际交往等结构性缺陷问题。分析造成这些结构性缺陷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提出实现大学生成长的结构性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今天的"通识教育"已从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至职业教育和中学教育范畴,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度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某一职业知识的学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完整的人",因此,教育改革应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造就一批"才学通天人,睿智识古今"的通识人才.本文着重从淡化专业、扩大读书面、走向人文化和注重创造力四个方面对通识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教育对一国的生产力水平有着重大影响。文章从教育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手立论,为适应制造业产业升级,人才培养需要拓宽专业面,注重通识教育;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高技能工程人才的培养;注重企业培训;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实现提高整个国家劳动力素质,为先进制造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