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新闻单位出现了敢于仗义执言的记者.他们奋笔疾书,为民请愿,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包公"记者.这些"包公"记者所触及到的问题大都涉及到社会痛处或者敏感处,是天下大多数人所不能为或不敢为的事情.于是,在舆论监督的旗帜下,这些"包公"记者成了普通百姓心中敬仰的英雄.与这些"包公"记者相比,还有这样一些记者:他们的报道中没有"为民请命"的义愤填膺,没有聒躁一时的社会轰动,有的只是最为平常的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的一些小事.我们姑且称这些记者为"平民"记者,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就有无数"平民"记者参与.  相似文献   

2.
记者不应"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先生的文章《用事实说话 不是新闻写作规律》发表在2002年第4期《采·写·编》杂志上。我基本同意陈先生的观点。 我理解,陈力丹先生的基本主张是,新闻记者是不应该“说话”的,反对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用自己的文字或语言发表观点。很明显,所谓“用事实说话”,说话者并不是“事实”,而是人  相似文献   

3.
何谓造“神”?就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把道听途说的事,当新闻事实去采写,并堂而皇之地刊发在报纸上。武汉出现“酒变油”的谎言,开始就是两三家媒体炒出来的。这儿我倒钦佩《北京青年报》,他们敢于做开顶风船的角色,刨根追底。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目前,不少记者忘却了这条真理和铁的纪律。他们带着浮躁的心态去写浮躁的人和事,使不少企业家、大阔佬倒在他们的笔下。不是么?闻名全国红得发紫的企业家,改革先锋栽了,有不少变成了阶下囚。江苏建湖有个“黄金灯饰”集团曾名扬海内外,结果空了壳子,人…  相似文献   

4.
陈力丹 《新闻知识》2003,(12):21-22
读了董秦同志与我讨论的文章,我感到讲得很全面,所以再谈几句。此前我的那篇小文章是为一本采访的书写的序言的一部分,重点是谈记者的“显本事”,在采访与写作二者之间衡量,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判断应该是不错的。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越来越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事实,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确切的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并且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这个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5.
徐迅 《新闻三昧》2003,(10):50-51
  相似文献   

6.
报道新闻事实,反映引导舆论,进行舆论监督等都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在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分析判断社会动态、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新闻批评的过程中,新闻媒介能否做到客观、公平、公正,除了受到客观条件、新闻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记的社会责任感,它体现为新闻记报道的新闻要对自己负责、对媒介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  相似文献   

7.
在从事记者职业之前,学中文的我对这个职业的认识仅限于字面的理解这是一个天生具有维护正义、倡导美好使命的职业,如果要称职地完成这一使命,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感觉、侦探一样的工作作风、揭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坚实的文字功底。及至由于不期而至的机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成为个中一员,并在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的前提下上岗时,才赶紧  相似文献   

8.
胡冰 《新闻世界》2011,(1):165-166
"议程设置"和"记者责任"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随着大众媒介尤其是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渐被认识和广泛接受,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也逐渐显著起来。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由于种种因素,新闻记者在履行自身作为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责任时往往会遭遇困境。本文试从议程设置这一角度讨论新闻记者在履行自身角色责任时遭遇困境的原因以及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中,不少同行每每以“网鱼”做比方,把获取价值大、可读性强的新闻当成捞到了“大鱼”。但数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使我对新闻有了一定的感性触摸和理性认识,我觉得新闻采访的路子与其说是像“网鱼”,倒不如说像猎人打猎更贴切。因此,在新闻从业中,我主张自己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新闻采访中存在着一种记者“编辑化”的现象,就是没有用或很少用走访、询问、调查、录音等手段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自己不到现场、不亲自动笔写,而是拿着别人提供的材料编辑一下,署上自己的名字便成了自己的作品。随着社会各方面对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向记者提供现成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一位资深记者在谈到记者成长之路时说:"一个记者的经历,可以概括为‘古,灵,精,怪'四个字."所谓"古",就是指新记者对情况不熟悉,缺乏社会实践,采访不知从何下手,很古板;所谓"灵",就是指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变得灵活些了,社会联系面广了,情况也有些积累了,采写上路了;所谓"精",就是说记者不但能深入基层,打开局面,而且能独立地进行采写活动,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记者了;所谓"怪",就是进入成熟的阶段,无论到哪里采写,无论接受什么采写任务,都能左右逢源,成为一个出色的社会传播活动家.为此,作为一个记者的起码要求,必须在眼力、脑力、脚力和笔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与锻炼.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13.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4.
刘晓瓯 《新闻窗》2013,(3):85-85
新闻事业是一项为他人、为社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崇高事业。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深刻的辨析能力等,更要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有良知、有素养的人,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宣传阵地和文化载体,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关怀应贯穿在整个采编播过程中。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媒体呈现出一些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放弃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需求,缺失了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中有一个虚构的人物:客里空。作为一个记者.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并且活灵活现。近读两则新闻.笔者颇感相似: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地市级报社的记者,本人一直从事舆论监督报道。近几年来,采写的700余篇舆论监督稿件,在社会上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然而,这里记者想说的是,几年来,本人在关注民生、民情、民意,采写大量舆论监督报道的同时,也让报社当了三次被告,打了三场新闻官司,为此记者也曾作为被告方之一,多次参与法庭辩论。现在看来,无论这几起新闻侵权官司是输是赢。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打官司,  相似文献   

17.
18.
李海燕 《青年记者》2006,(19):19-21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鼓舞人民斗志的好新闻作品。在采访中,他不怕困苦,坚持新闻职业精神,清正廉洁,严守法纪,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民尊重,从一名“胡同记者”成长为市人大代表,从而引发出“张刚现象”——以实际行动践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夯石 《今传媒》2004,(2):45-46
张骥良,一米五的小个儿(或许更矮),一个眼珠正,一个眼珠歪,看人时总一幅“魂不守舍”的样子,就这么一个乍一看有点滑稽的毫不起眼的人,竟然采访了五六百位社会名流和演艺明星。  相似文献   

20.
尊重,一个无华却神圣的字眼,意义本不简单。在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素养意识中,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一品再品,用行动去诠释。 (一) 记者,记者,事实的记录者。记录事实者,首先须尊重事实,忠于事实。 尊重事实,是及时报道事实,似在弦之箭,一触即发,不拖延磨蹭,无谓损伤事实的新闻价值。 尊重事实,是全面报道事实,忌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