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78):109-110
近年来社会处在高速的发展进步中,社会经济化、全球化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因此导致农村外出打工现象时常发生,农民工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农村就会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从小缺失父母的关心和管教,长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仅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也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种种因素导致农村留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加强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是教育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多方面分析,并提出几点加强其德育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留守小学生的留守生活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生存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地区300名农村留守小学生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小学生生活状况错综复杂,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家庭生活中父爱缺失,学习生活质量总体一般,同伴交往异常,安全隐患突出,缺乏健康消费生活观念,闲暇生活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亟需给予留守小学生成长以更多关怀。做好留守小学生的成长关怀,需要父母端正家庭教育观念,学校肩负起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督工作,社区丰富闲暇生活内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农村留守小学生教育难的问题,以班主任工作为切入点,从善于聆听、尊重理解、真诚的爱、抓住契机等四个方面,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如何开启农村留守小学生心扉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道德关怀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的重要维度,助人成长是其根本目的,精神建构是其主要内容,全民关爱是其重要机制。但是教育实践中却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关怀缺失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物质关怀而轻精神关怀、重外在形式而轻内在实质、重显性危害而轻潜在机遇等。实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关怀,必须承认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实践符合道德的要求,营造全民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他们普遍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关怀心灵成长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所以学校要构建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的德育环境。这需要学校关注以下几方面: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让全体教师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参与者;教师要注重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急需得到强化。特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一些不良现状提出了一些情感教育策略,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之爱与关怀,在心理上存在感觉缺失,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语文教学能够强化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能够敞开心扉,更好地去学习和生活。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驱除留守儿童心中的阴霾,带动留守儿童能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努力地去生活,促进留守儿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HHT——CR)》作为测查工具,调查样本为小学五、六年级,回收有效问卷1364份;研究发现,不同省份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农村留守女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孤独体验较少;叔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较少;留守儿童和一般儿童组间差别不属于结构性差别。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07万人,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感素质是人类情感表现、体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情感素质发展,受亲子情感交流匮乏、学校情感教育缺失以及社会情感支持系统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他们情感不稳定、自卑、焦虑、抑郁等问题较非留守儿童更为突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素质的良性发展,又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和指导,还可以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达成家-校-社协同共促其全面发展的积极态势,为教育质量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1]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长期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2.
薛月芳 《考试周刊》2011,(52):234-235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当代农村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弱势群体的现状,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学生心灵的导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校适应是6~12 岁留守小学生的重要发展任务,良好的学校适应对留守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与人际关系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效应理论和关怀理论指出,教师支持的补位关怀对留守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从加大对留守小学生的情绪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以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三个方面,促进留守小学生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寄宿学校日益增多,寄宿生的情感缺失问题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寄宿制学校也将学生的情感关怀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孩子由于日常生活用语不是普通话,家庭和社会交流的语言多为本地方言,由于语言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学生离开学校就不再使用普通话。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范兴华的《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的320名一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年级、班级成绩排名、打工者类型、监护人类型、联系频率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在及时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提升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范兴华的《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的320名一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年级、班级成绩排名、打工者类型、监护人类型、联系频率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教育者应在及时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提升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陪伴,导致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情感。情感教育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积极”一词包含“正面的;促进发展的”“努力进取的”两重含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普通心理学课程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我们所说的“积极情感”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感激、坚定、自豪,并正面引导学生努力进取、促进其发展的态度体验。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特殊家庭”分为“离异和重组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笔者本文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分类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增加“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孤儿”以及“家庭结构完整但成员沟通有严重障碍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18,(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因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文章通过研究体育游戏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期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